各界新聞網訊 5月25日上午,銅川市生態環境局舉辦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好局主題新聞發布會。銅川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建政在會上主要通報了“十三五”時期銅川市生態環境發展成效、“十四五”目標及2021年重點工作。
張建政說介紹說,“十三五”時期是我市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污染防治攻堅“銅川行動”使生態環境質量逐年好轉,圍繞大氣、水、土“十條”,山水林田湖統籌治理,開展了揚塵治理“春雷行動”、臭氧防治“百日攻堅”、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動”等一系列專項整治活動,2016—2020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從210天增加到286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由6.03下降至4.50,PM2.5濃度從52.01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7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8%,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10.98%、12.12%、16.75%、21.07%,超額完成“十三五”省考目標任務。岔口出市斷面和4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青山凈土保衛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十三五”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基礎上,確保“十四五”持續改善,為到2035年實現根本好轉奠定基礎。到2025年,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推進,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低碳發展和綠色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重要進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基本消除嚴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穩步好轉,國控、市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土壤污染防治水平持續提升,農村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在“十四五”總體目標中,張建政介紹說。
據悉,銅川市2021年重點工作分為深化大氣污染治理、持續推動水環境質量改善、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進渭北“旱腰帶”治理、扎實抓好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集中開展五個專項行動、優化服務助推發展七大方面。其中,狠抓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加快水功能區劃調整工作,為系統治理打好基礎;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綠盾”行動和省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實地核查,完成生態狀況評估;以綠色礦山引領,有序推進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嚴查物料不入棚不覆蓋、車輛不沖洗、苫蓋不全和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等違法行為;打造行業綠色標桿等重點工作。這些具體工作的實施,將會為銅川“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下良好開局。
截止4月30日,銅川全市收獲優良天數86天,PM10濃度92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51微克/立方米,均位居關中五市第一;全市岔口出境斷面水質連續4個月達到地表水Ⅳ類以上標準,一季度水質同比改善率61.74%,在全國337個地級市中位居第三;74個專項債券項目和43個第一批集中開工項目的咨詢服務及環評手續全部辦結;處罰環境違法案件48起,罰款552.6萬元。(孟星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