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郝衛明)6月3日,渭南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渭南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敏霄就全市夯實水利高質量發展基礎工作情況進行通報。
張敏霄介紹,渭南是一個水資源短缺地區,全市水資源總量13.13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36m3,遠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標準。渭南境內主水不足,客水豐富,黃河、渭河、洛河的交匯,為全市灌溉農業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水利支撐。今年以來,市水務局認真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積極完善河湖長制長效機制,加快推進全市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落實各項水利建設資金10.55億元,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6億元,有力地夯實了全年水利高質量發展基礎。
今年,渭南市水務局組織開展了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回頭看”,落實省級水利發展資金2146萬元,率先完成5處供水工程,提升了1.5萬農村群眾的供水保障水平;共完成春季農田灌溉495萬畝次,占全年灌溉任務的62%;在全省率先實行“河湖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整改銷號中省市發現“四亂”問題27個,清理垃圾522噸,拆除撤離疑似采砂船只14條,有力地推動了“清四亂”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召開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目前,165個自動水位計和雨量計陸續上線,43個視頻監測站點基本維護完畢,視頻會商系統和山洪災害二期平臺已經恢復正常使用,有力地提升了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基礎。
張敏霄表示,下半年市水務局將推進“四大”工程,即:建設南山支流-東澗峪水庫應急水源工程,解決20萬人的飲水問題;建設北洛河-引干入支工程,旨在有效解決渭北地區200余萬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達到替代和涵養渭北“380”巖溶水這一戰略儲備水源的目的;建設黃河-清水上塬工程:該工程將變黃河水為清水,為渭北一帶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或現代農業提供優質水源保障;建設渭北旱塬百萬畝擴灌工程,該工程旨在通過渭北現有骨干灌溉工程聯網調度,對附近近200萬畝失灌面積進行灌溉,基本實現全市農業灌溉全覆蓋,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以上四大項目工程的實施,將會徹底解決渭南市的資源性、水質性和工程性缺水問題,為做好全流域安全保障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