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白色幕布、一臺電影放映機,在夜色的籠罩下,時光仿佛回到了那段崢嶸歲月。《建黨偉業》《建國大業》《紅巴山》《黨的女兒》《地道戰》……一部部紅色電影在幕布上閃爍,用一幀幀畫面講述著那段鮮活的、可歌可泣的斗爭故事。
近日,在洋縣馬暢鎮雙廟村,夜幕剛剛降臨,村委會的院子里已經坐滿了人,大家拿著小馬扎、椅子圍坐在一起觀看紅色影片《建黨偉業》。“我們村里出了張富清老英雄,他的事跡和精神我們也經常學。今天又觀看了《建黨偉業》這部紅色影片,讓我的感觸頗深,這些都是我們黨最珍貴的記憶。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可不能有了今天的甜日子,就忘了那些流血犧牲的英雄們。”該村村支書李志宏說道。洋縣電影公司經理楊永清告訴說,“我們的放映隊員必須保證每場有一部紅色電影,在放映前都會播放黨史學習教育短片,電影的片頭片尾還會播放部分先進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的短視頻,通過這種方式來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從3月份到現在我們的紅色影片已經播放了1100多場次。”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洋縣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宣傳主陣地建設的有效途徑,積極創新以“百年黨史我來講、文明實踐薪火傳”“紅色故事會”“鄉村大喇叭”“百姓大舞臺”等形式為載體的活動,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將黨史宣講、黨史故事植入“非遺文化下基層”“文藝節目進鄉村”項目之中,開展“文藝+黨史故事宣講”小分隊走進村(社區)活動。依托“新風放映站”志愿服務項目,充分發揮電影“通感”獨特作用,讓群眾在家門口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從黨的百年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周德順是該縣清涼村的老黨員,今年已經92歲高齡,入黨已滿65年。今年4月的一天,當他聽說縣上黨校老師要來講黨課、講黨史,他便提早出發走了幾里山路來到村委會等待。“黨從弱小到強大,慢慢成長起來,帶領勞苦大眾爭取自己的田地,讓大家有田種、有飯吃......過去軍閥混戰時期,那時候農民的日子過的水深火熱,過去條件是那樣的艱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才過上了現在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共產黨,今天的日子越過越好,都要感謝共產黨!”段新華黨課講完后,現場響起陣陣掌聲。過后,周德順找到段新華說:“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聽過正規、系統的黨課,今天很有感慨,娃娃你講的對,那些時代我都經歷過,要感謝黨,其他的不說,至少每個月我都能領到高齡補貼,以前哪見過國家給農民發錢的!”(周陽)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