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序推進的第一年,銅川始終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頭等大事、擺在重要位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持續精準用力、精準發力,堅定不移增進人民福祉,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好局、起好步。
堅持“謀”字為先,夯實鄉村振興責任鏈
以“強隊伍、建機制、提效能”為切入,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成立銅川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分管市委常委和副市長擔任副組長,辦公室設在市鄉村振興局,下設8個專項工作組,按照職責分工,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市級領導聯鄉包村、部門單位聯村幫扶、干部駐村幫扶等常態化幫扶工作機制,37名市級領導建立聯鄉包村聯系點,548個單位對359個村定點幫扶全覆蓋,壓茬輪換駐村滿2年的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保持幫扶力量穩定。制定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銅川市集中開展“一強化三落實兩拓展兩提升”活動指導方案》等,持續對標補齊工作短板弱項,有效防范化解返貧致貧風險隱患,不斷提升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
堅持“防”字為基,織密致貧返貧監測網
始終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制定印發《銅川市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全市按照“1235”工作思路,實行“周統計、月分析、季調度”工作推進機制,鎮村“四支隊伍”和近4000名村級監測“網格員”每周開展入戶排查研判,市縣行業部門常態化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和預警,確保工作不斷檔、責任不落空。各區縣探索創新,進一步豐富監測幫扶工作方式方法,耀州區“5322”工作機制、王益區“五化”同步機制、印臺區“分類管理、評星定級”工作機制、宜君縣“兩線四級”監測法等措施落實有力。目前共納入“三類人群”幫扶對象124戶363人,已根據風險類型全部落實了針對性幫扶措施。
堅持“固”字為要,精準措施守住基本線
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聯合行業部門開展“防返貧幫扶、產業提升、就業服務、搬遷后扶、飲水安全、溫暖過冬、環境整治、消費助力、走訪回訪、作風強化”十項行動,持續做到政策惠民、機制利民。先后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專項行動,以“十個回頭看、過一遍”“八個再鞏固、再加強”“九個再規范、再提升”3方面27項具體任務為重點,扎實推進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完成所有建檔立卡戶和其他一般農戶排查,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1+7”政策,60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配套到位,周邊學位供給充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社區自治建設和物業管理實現了全覆蓋。
堅持“興”字為本,打造成效鞏固新實體
在脫貧區縣執行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政策,大幅提升產業發展類投資占比和項目儲備,廣泛采取以工代賑方式直接增加群眾收入。今年先后投入各級銜接資金3.87億元,在耀州區啟動實施全省唯一一個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為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以脫貧產業補鏈增效和穩崗就業擴容提質為重點,以消費幫扶為拉動手段,穩定群眾收入,目前共建成專柜222個、專館60個、專區43個,476個扶貧產品進駐832平臺,462個扶貧產品進入國家扶貧產品目錄,共銷售扶貧產品7058萬元。以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圍繞農村路水電氣網和醫衛教科體精準發力,持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牢基礎。(孟星辰 通訊員 任泊瑋)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