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豐收九月的王益大地,處處煥發著追趕超越的勃勃生機,涌動著牢記囑托、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強勁脈動。銅川王益人民正以更澎湃的激情、更務實的作風、更雄勁的步伐,在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中交出精彩王益答卷。
綜合實力更加壯大,集中精力抓工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建成雙創基地、陜西賽駿專用車生產線等項目199個,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7戶,規上工業總產值達53億元。提質增效抓服務業,金茂大廈、九洲國際等商業綜合體建成,悅·享王益夜間經濟、王益數字經濟產業園等項目投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區創建成功,營業額千萬元以上零售企業達11戶,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4億元。突出特色抓農業,建成黃堡、益民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8個,培育鼎香食品、潤發現代農業等農業龍頭企業10戶,“孟家原桃”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秦人村落桃產業特色小鎮被列入省級特色產業發展重點鎮,王益街道塬畔村、黃堡鎮孟姜塬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堅持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環境、大抓落實,累計簽約合同項目276個,實際利用市域外資金232億元;實施重點項目369個,完成投資近300億元;升級賦能傳統產業企業17戶,年產值達38億元;培育省級認定戰略新興企業7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3戶、市場主體1.9萬余戶,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力量、增添了后勁。
發展根基更加厚實,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全市率先出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總體工作方案》,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突出扶志扶智扶業,創新推行“三包三到”和“六比六看”工作模式,精準落實“八個一批”脫貧措施5283項,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1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在冊貧困戶437戶1150人全部脫貧,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6591元提高到12601元,將近翻一番,貧困發生率降至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鐵腕治霾“七項行動”和清潔能源替代工程,整治“散亂污”企業85戶,實施“煤改氣”“煤改電”1.5萬余戶,重點區域造林綠化1.6萬畝,培育省級節水型企業2家,榮獲國家第二批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區稱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17天,較2016年增加83天。
城鄉環境更加宜居,搶抓全省首批城市設計、城市“雙修”試點區縣機遇,加快城市擴容提質,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8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5個,安置住房困難群眾3600戶9400人,建成南屏公園、呂家崖遺址公園等8處。黃堡重點示范鎮建成達標,實施新鎮區市政基礎設施等項目40個,完成投資5.6億元。農村生活垃圾統一收集處理實現全覆蓋,村組主巷道路實現全硬化,黃堡鎮被評為國家衛生鎮,26個行政村全部創建成市級美麗鄉村,3個村被評為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先后榮獲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先進區、清潔行動先進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先進區等稱號,隨全市一道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堅持一年接著一年干,積小勝為大勝,體育場片區綜合改造、市人民公園改造提升、區科技館建設等123件惠民實事高標準完成。就業創業形勢穩定,建成社區工廠10家、標準化創業中心8家,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萬人次。社會事業持續向好,先后創建成全省首批全市首個省級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省級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先進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先后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省結核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等稱號,青年路街道榮獲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稱號。
發展活力更加充沛,完成改革任務近700項,在全市率先完成區級行政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區鎮(辦)兩級黨政機關機構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公辦中小學幼兒園職薪績效改革試點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發布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白皮書》,推出105件“一件事一次辦”套餐式集成服務,實行四級審批制度,審批流程縮減37%,時限壓縮46%。順利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實現村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積極開展自主改革15項,在全市率先探索形成“網格覆蓋、條塊融合、責權明晰”的“十二網合一”網格化管理模式,七一路街道云夢堤社區“空巢老人一鍵呼叫”系統、桃園街道光明社區文化服務“一心多點”模式受到國家電子政務理事會高度評價。
社會大局更加和諧,加快推進法治王益建設,先后榮獲第四批全國法治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省建設法治政府示范區和“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等稱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區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王家河街道柿樹溝社區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稱號;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三級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全市首家“智慧云”社區警務室建成,26個行政村“和為貴”調解室實現全覆蓋;掃黑除惡成效顯著,榮獲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區、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區稱號,平安建設滿意度實現六年六提升。
政治生態更加清正,大力實施黨建“四大提升工程”,創新推行農村黨建“一抓三促”工程,王益城市黨建學院掛牌運行,《王益區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紅旗模式”引領社會治理》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紅旗街街道黨委被授予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黃堡鎮黨委被評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干事創業好班子”,李秋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運用“三項機制”調整干部199人,樹立了良好選人用人導向。評選“王益英才”27名,建成清華大學西北首個鄉村振興工作站,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實現十屆區委巡察工作全覆蓋,扎實開展黨內同級監督,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嚴肅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實現夢想。今后五年,王益區將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續用力不懈怠,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干到底,在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王益征程中“益”起奮斗!(孟星辰 通訊員馬遼遼)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