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發改委了解到,為深化拓展中歐區域政策合作機制,推動中歐關系穩定健康發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正式印發了《第三輪中歐區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區名單》,確定將北京、西安等22個城市(新區、開發區)列為第三輪中歐區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區。西安為西北地區唯一一個入選城市,合作期為2021—2023年。
據了解,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歐盟委員會建立了區域政策合作機制,旨在促進中歐在區域政策領域相互理解和雙邊合作。多年來,中歐合作機制日益完善,合作領域逐步拓寬,合作內容持續深化,有效促進了經貿暢通、產業協作、文化互通和人員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本輪入選的22個中方案例地區充分體現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以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求,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便利的交通區位條件、較高的區域開放水平,對外合作基礎扎實。
西安在中歐區域合作的基礎如何?
第一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西安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不斷做強國際門戶樞紐功能,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城市綜合實力、影響力和顯示度持續提升。
投資經貿合作蓬勃發展
2021歐亞經濟論壇成功舉辦
10月18日至20日,2021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成功舉辦,這對于服務國家外交、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助推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具有重要意義。論壇期間,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商、學各界與會嘉賓深入溝通交流,為歐亞各國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10月18日上午的全體大會上,科學技術部發布了2020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十強城市,西安入選,位列第五。
通道連接暢通高效
陸空樞紐釋放新動能
在鐵路方面,中歐班列長安號累計突破10000列,今年已突破3200列,持續保持了開行數量、貨運量、重箱率三項核心指標全國第一,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隨著中歐班列(西安)的集結效應日益顯著,陜西正在加快速度構建以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為樞紐的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開行中歐班列逐步實現了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通過“通道+口岸+電商+產業”的模式,帶來了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
今年,冠捷科技、隆基股份、陜汽重卡、陜西拓日等企業紛紛發出出口專列,“陜西制造”搭乘中歐班列(西安)走向世界,中歐班列(西安)、鐵海聯運、空鐵聯運共同形成的立體物流大通道,正在釋放出強勁動能。
在航空方面,目前,空港新城已聯合西部機場集團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38條,其中國際航線19條,覆蓋歐亞及北美13個國家的18個城市,初步構建起面向“一帶一路”,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下一步,利用第五航權和機場三期建設的有利契機,大力拓展全貨運國際航線,進一步拓展西安向西的航空貿易大通道。
西安朋友圈再擴大
與歐洲多國建立友好國家城市
截至2021年11月17日,陜西省的國際友好城市已經升級到百位數。
11月17日晚,在陜西省百對國際友好城市結好慶祝大會上,陜西省與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州,西安市與摩爾多瓦基希訥烏市先后簽署友城結好協議書,陜西收獲第100和第101個國際友城。經過四十七年的深耕細作,陜西國際友城數量突破百對,遍布全球五大洲41個國家。其中,西安不斷擴大“朋友圈”,攜手英國、法國、德國、阿根廷等歐洲多國城市為合作與發展創造機遇。
陜西省發改委表示,將會同西安市盡快做好與歐方結對以及合作協議準備工作,進一步完善合作方案,創新合作方式,豐富合作內容,深度融入國家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總體布局,為打造西部地區重要對外交往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