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王焜 張嘉瑞 記者 韓永國)咸陽市渭城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和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為根本抓手,以推進“學史悟思想強根鑄魂、奮進新時代追趕超越”主題活動為目標,找準切口、靶向發力,沉入一線、聚焦細微,用心用情用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細走深走實。
小微之處見實效
渭城區上下同心,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在崗位、學位、床位、車位、梯位、攤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提供了無“位”不至的精準服務。區委、區政府投資7.45億元,高標準建成了渭城中學新校區,規劃新建日月星城小學、黃岡學校,持續推進普惠園建設,有效緩解轄區群眾上學難、入園難的問題。為解決轄區群眾就業問題,分批分期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民營企業招聘月暨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大中城市聯合高校畢業生暨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專項活動,247家企業分批次提供3700余個崗位,9000余人參與招聘。中山街街道創新推出“愛心車位”規劃,為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提供專屬免費停車待遇,用實際行動鼓勵年輕人?;丶铱纯?。區衛健局為了能夠為群眾接種疫苗提供方便,采取固定接種點、流動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相結合的方式,組成疫苗接種流動服務小組,讓“疫苗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人民醫院擴建園區加床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換新顏、小攤販規范化治理定點位……眼看著身邊的問題一個一個被解決,群眾連連點贊。
破難除痛見真章
結合自身工作創新推出一系列為民便民的實招,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群眾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睡得安心,辦事省心。西咸新區劃轉以來,跨市跨區辦業務手續繁瑣成為了群眾的一塊心病,由于相關政策限制,一直得不到解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渭城區積極聯合秦漢新城推進149項跨區通辦事項,其中行政審批類16項,稅務類133項,“跨區通辦”業務開通后,兩地通過采取“收受分離、異地代收、簽字互認”方式,建立“異地受理、網上辦理、后臺流轉、協同聯動”的服務模式,群眾可跨區域、跨部門一次辦好相關手續,實現從“跑多次”“跑多地”到“跑一次”“跑一窗”的服務升級。同時,不斷優化簡化辦事流程,推行區、街道、社區三級便民服務幫辦度,累計幫辦代辦事項1300余件,極大增強了群眾辦事便捷度。
重點關愛見情懷
緊盯重點群體、民生領域,在愛心措施、貼心服務、暖心慰問、實心幫扶等方面開展以心換“新”的具體舉措,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實事。創新推出“為民渭城”黨建品牌,建成了全省面積最大、最具特色的黨建主題公園,已正式開園,同步建設了“一公園一廣場一園地四驛站”黨建陣地,打造全民黨史學習氛圍;先后投入2.1億元,實施了43個老舊小區改造,受益群眾7644戶,目前已完成43個老舊小區主體改造。同時,為9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50多部。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在全省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為了解決轄區老人日間照料問題,給老人提供更加專業、細致、周到的服務,全區共建成10個日間照料中心。
渭城區始終堅持用放大鏡看群眾的身邊事,用顯微鏡看群眾的困難事,用望遠鏡看群眾的牽掛事,從小事著眼、細處入手、點滴做起,心細才能做到“事細”,才能真正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創新局面。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