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晚,西安雁塔區全民免費核酸連夜進行,記者探訪了2個居民小區的核酸檢測現場。
采樣一次就要做一次手消
隔著手套也能感到冰涼
位于雁塔區長延堡街道的明德8英里小區內燈火通明,小區居民的核酸檢測正在進行中。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內當天啟動了3個核酸檢測點。為防止大規模聚集,也避免居民在冷風中等待,檢測點前設置了掃碼區。也就是說,一個檢測點為2名醫護人員配合工作,居民可以先在前面掃碼區醫護人員的指引下提前掃描健康碼,或者進行身份信息登記,減少等待時間,之后再在核酸采樣區由醫護人員進行采樣。
劉鋼是雁塔區長安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帶隊工作人員,當晚明德8英里小區的醫護人員都是該衛生服務中心所派出的。劉鋼說,15日下午接到通知,4點半他們緊急集合趕到小區,5點半就正式開始了核酸檢測。明德8英里小區的核酸檢測點位負責附近4個小區的居民采樣任務。采訪時,現場工作人員還在不停通知居民盡快下樓進行核酸檢測,特殊群體不方便下樓的,也告知居民可以上門采樣,確保附近4個小區居民“應檢盡檢”。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如果全部居民都到該點位進行檢測,人數將過萬。
記者采訪時為晚上10點20分,采樣完成人數為1451人,現場依然有不少居民正在排隊。“今晚肯定要做一整夜了。”劉鋼說,為了加快采樣速度,醫護人員都不敢停歇。掃碼區的醫護還能坐一下,采樣區都是站著工作。站得太久撐不住,掃碼區和采樣區的醫護人員就一個小時一輪崗。
站著采樣還不是最辛苦的,天氣寒冷,醫護人員的保暖問題如何解決?劉鋼笑著說,保暖靠抖。出發時就通知醫護人員注意保暖,讓大家都把棉衣穿在防護服內。可即便如此,因為檢測點設置在室外,只能搭個臨時的簡易塑料棚,深夜氣溫下降后還是冷。為了靈活操作,醫護人員的手上只能戴著普通外科手套進行。每采樣一次就要做一次手消,酒精隔著手套也能感到冰涼,幾個小時下來,大家的手都僵了。
居民向醫護人員鞠躬
暖心的瞬間給予力量
晚上11點,記者又來到雁塔區金磊大興坊,小區內同樣燈光閃爍,4位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2個核酸檢測點前忙碌。隔著隔離帶,記者了解到,該小區檢測點的醫護人員來自陜西省康復醫院,要對小區內兩千多名居民開展采樣工作。
“請摘下口罩,張嘴,頭稍往后仰。”醫護人員說話聲音已經有些沙啞,一邊指導受檢測群眾,一邊嫻熟地將咽拭子伸入對方的咽喉部采樣,將咽拭子放回采樣管中,再進行手部消毒,動作一氣呵成。“阿姨輕輕來,不疼的。”遇到小孩子害怕,哭著不愿意采樣時,醫護人員還要彎著腰,哄一哄。“手臂已經酸麻,小腿也有些沉重。”采樣醫護人員說。薛彤是當晚帶隊的工作人員,她說,醫護人員是下午5點到位,一直沒有停歇,到晚上11點15分,完成采樣人數近1500人。
記者采訪時看到,一對夫妻排隊到掃碼區時,深深向醫護人員鞠了一躬,“這么晚了還在忙,你們辛苦了!”見此情況,醫護人員先是愣了一下,又連忙擺擺手,直說“沒事”。薛彤告訴記者,晚上很冷,同事們要整夜工作,大家心里都覺得很溫暖。檢測工作雖忙碌,但這樣暖心的瞬間給了大家很大的力量。 (記者 馬相)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