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科技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第八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辦農〔2021〕150號,根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要求,經過地方申請、材料審查、現場考察、視頻答辯等程序,完成了第八批共32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驗收工作。其中,商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簡稱“園區”)名列其中。
商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商洛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重要途徑。自2012年建設以來,先后建成商州、柞水、山陽、商南、鎮安和丹鳳6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洛南正在積極籌建之中。園區于2017年12月通過省級專家論證,2018年12月入選科技部第八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名單。園區已經建成1個核心區、4個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區、6個產業輻射縣區、6個技術中心和2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園區圍繞中藥材、食用菌、核桃、特色養殖四大主導產業合理規劃布局,積極謀求發展,基本發揮了園區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園區緊扣科技創新這一核心,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陜西微生物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形成了一縣N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局面,建成了李玉院士工作站、菌種繁育及深加工產品研發示范基地、木耳技術研發中心、食用菌技術研究試驗示范站等研發平臺,為園區特色優勢產業提供技術支撐,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產業化。省、市、縣三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組建了專家服務隊伍,結合科技特派員行動、12396平臺等服務模式,形成了特色農業技術的服務體系,共同開展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園區依托科技支撐,重點在新品種研發、行業標準制定、產業鏈延伸、產品營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六個方面進行攻關,尋求突破。注重加強三新技術集成創新,加強研發平臺打造,加強院校對接,為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帶動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實現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區域帶動三大既定目標,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農業科技園,力爭到2025年形成科技成果轉化、農副產品養殖種植基地、木耳技術研發、食用菌技術研究試驗示范站研發平臺建設、產品加工、終端市場及電子商務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打造成國內一流的農業科技園區。(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