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為幫助廣大消費者有效規避消費陷阱和消費風險,西安市消協根據近期的投訴內容發布了2022年十大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科學消費。
警示一 打折促銷要當心 拒買來歷不明商品
遇到打折促銷活動時,要保持理性,按需消費,充分了解活動規則,不要過度貪圖便宜,主動拒絕購買來歷不明的商品。
警示二 預付式消費有風險 謹慎購買多防范
遇到預付式消費時,一定要謹慎選擇商家,理性辦卡, 要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保留維權證據。
警示三 電視網絡購物有隱患 抵住誘惑防被騙
電視購物時,不要輕信電視網絡廣告,多比較查驗,理性購買。電視購物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注意索要憑證,保存好相關信息,用好“七日無理由退貨”權利。
警示四 購買保健食品 警惕銷售套路
購買保健食品時,請選正規渠道,認準“藍帽子”標志。如有疑問,可登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核驗產品真假。
警示五 購買汽車要當心 口頭承諾勿輕信
購買汽車不要輕信口頭承諾,要與商家簽訂詳細合同,多了解汽車的“三包”等規定,在預付定金時也要謹慎。
警示六 提防旅游低價陷阱 拒絕強制購物
外出旅游,一定要選擇信譽好的正規旅行社,警惕低于成本價的旅游項目,拒絕強制購物。
警示七 慎重簽訂租房合同 謹防誤入黑中介陷阱
租房請選正規房屋中介,慎重簽訂租房合同,保留證據依法維權。
警示八 房屋裝修陷阱多 小心謹慎避踩坑
裝修房屋慎選裝修公司,注意低價、全包誘惑,要與商家簽訂正規裝修合同,切忌一次性付全款;
警示九 教育培訓藏“貓膩” 理智甄別保權益
選擇正規培訓機構,認真查看協議約定條款,理性對待營銷宣傳,避免一次性高額繳費,謹防網絡培訓陷阱。
警示十 警惕“盲盒經濟” 杜絕“賭博式”蔓延
面對“盲盒經濟”,消費者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過分沉迷,避免成癮。
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請及時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協商未果的情況下,保存好相關證據材料,撥打12315熱線投訴舉報。(華商報記者 李 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