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切實做好“三夏”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當前,全省以小麥為主的夏糧由南向北逐漸進入收獲期,是奪取夏糧豐收的最后關口。《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準確把握形勢,全力以赴做好后期管理,千方百計鞏固和擴大目前的好形勢,確保“三夏”任務圓滿完成。
強化服務,加快夏收進度。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及時與氣象部門對接,結合天氣情況準確預測收獲期,指導農戶及時搶收;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平臺,定時發布收獲信息,共享收種及農機信息,搞好農機供需調度;指導機手規范作業,強化安全意識,提高作業質量,減少機收損失;切實搞好保障服務,及時組織油料供應,保障機收用油需求;密切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配合,及時疏導跨區作業機械,確保農機作業安全有序。
搶時播種,提高夏播質量。各地要組織農業機械抓住時機,及時搶播,做到收獲一塊、耕整一塊、播種一塊,力爭播在高產期、適播期;要選擇夏播專用玉米品種,推廣“5335”、種子包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等實用增產技術,動員群眾及時澆灌壓茬水,確保一播全苗;要結合奶畜產業發展,指導群眾積極開展種植結構調整,擴大鮮食玉米、青貯玉米種植面積,推動種養結合,促進群眾增收。要千方百計擴大夏播面積,關中灌區具備一年兩熟條件的區域,小麥收獲后,要種足種滿夏玉米、夏大豆。各地要對春播糧食面積落實情況進行核查,未完成春播任務的地區要用夏播補齊,確保全年糧食面積穩定。
分類指導,抓好夏季田管。《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春播作物苗情調查,指導群眾開展作物苗期的查苗補種、適時中耕防除雜草、趁雨抓緊追施速效肥等。要密切與氣象、水利等部門聯系,高度關注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旱情和汛情分析會商,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如有災害發生,根據不同災種、不同農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制定可行的技術方案,實行分類指導,推進科學抗災。要緊盯以草地貪夜蛾為重點的秋糧重大病蟲,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組織開展應急防控,確保不發生流行蔓延。(記者 艾永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