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去年遭受洪災的大荔縣官池鎮渭河灘區,實施無人機飛播的萬畝小麥,在落實抗災強管各項措施后喜獲豐收。飛播小麥平均畝產500公斤,最高達650公斤。大荔飛播面積達2萬畝,居渭南小麥飛播面積之首。
“去年災后我們在沿河地區第一時間進行了飛播作業并將積水土地進行抽水作業,及時晚播耕種,晚播面積達到了35.5萬畝。在全縣群眾的努力和各級各部門通力配合下,今年土質一般的地塊,小麥每畝產量600公斤左右;土質較好的地塊,產量達到650公斤,較往年略有增長。”大荔縣農業農村局干部王萍介紹。
去年以來,渭南市農業農村部門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進行全國首創抗濕抗漬無人機小麥飛播6萬畝,保障全市小麥面積穩定。6月8日,大荔縣小麥無人機飛播示范田實產驗收,實收面積3659平方米(5.35畝)、鮮重3130公斤、水分12%、雜質1.2%,折合畝產590.59公斤,取得了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為搶時播種、穩定面積、提高產量發揮了突出的示范作用。(記者 李妮 穆騁)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