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水平,充分激發各村“比、學、趕、超”的工作勁頭,近日,榆陽區孟家灣鄉召開第二季度人居環境整治觀摩點評會。
全體與會人員深入伙場,現場查看農戶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重點對草垛亂堆亂放、圈舍衛生、旱廁整改等問題進行查看,并進行現場打分。
會上,通報了第二季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先進村負責人作經驗交流,落后村負責人作表態發言,并對四個先進村獎勵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資金共2.8萬元。
此次觀摩點評是孟家灣鄉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工作機制中“周巡查、月督導、季評比、年考核”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孟家灣鄉持續發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依托“五級五長•六員服務”全科網格化管理,廣泛深入發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創新推出群眾自籌和政府獎補資金籌措方式,配齊配強環衛設施,開展垃圾分類。完善長效體制機制,建立垃圾分選中心、糞污處理廠,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從扛實責任、督導考評、嚴格獎懲三個方面著手,從鄉鎮六位包片領導,到288名伙場網格長,每個都有自己的責任田,形成人居環境有人抓有人管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追夢超市”獎勵激勵和人居環境達標卡正向引導作用,強化“環境衛生整治紅黑榜”反面懲戒作用,有檢查必有通報,嚴格獎懲兌現,形成常態化人居環境整治模式。
通過多方合力,籌資300多萬元,為孟家灣鄉99個村民小組配備208個垃圾箱、為每個農戶配置2個垃圾桶。始終堅持群眾自籌和政府獎補的資金籌措方式,將孟家灣鄉公共區域的環衛保潔、垃圾清運交由第三方公司管理。建成孟家灣鄉垃圾分選中心和垃圾壓縮站,日處理生活垃圾250噸,投資60萬元建成糞污處理廠,由第三方公司收集集鎮、村組公廁糞污,無害化處理后為農田施肥,實現中端及時清運、分選減量,最后由區上按時轉運、無害化處理。
今年伙場改革以來,各村按照“12345”模式,首先達成通過伙場盤子改革,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發展伙場經濟的一個共識。其次是明確伙場盤子多退少補和有償使用兩個原則。在劃分伙場的過程中,緊盯廢舊房屋、柴草堆放、畜禽圈舍等三類衛生整治難點進行整治,通過發展伙場經濟倒逼群眾自覺參與衛生整治、伙場改革和產業發展。目前孟家灣鄉已完成農居改造671戶、改廁1656戶、改圈293戶,整治伙場182處。
按照先行先試、逐步推開的原則,大力引導村民利用空閑伙場發展棚、林、畜、漁四種產業。孟家灣鄉始終立足北草灘實際,堅持群眾自建、共享共治的原則,通過盤活閑置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激發產業活力,以伙場小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孟家灣鄉累計在農戶伙場建成56個日光溫室、60個塑料拱棚,栽種苗木10000余株,建成養殖圈舍30個,清理閑置魚塘500多畝,真正讓人居環境靚起來,伙場盤子活起來,農戶口袋鼓起來。(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欣 姬瀟 馬于曦)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