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我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力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省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全年增收向好趨勢基本確立。
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 增幅與全國持平
2022年前三季度,陜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幅均呈穩步上升態勢。具體來看,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06元,排名全國第18位,較上半年上升1位;同比增長5.3%,增幅與全國持平,排名第16位,較上半年上升8位,實現穩定增長。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2元,增長4.1%,增幅排名全國第21位,較上半年上升2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6元,增長6.4%,增幅排名全國第18位,較上半年上升6位。
從陜西、新疆、青海、寧夏、甘肅等西北五省前三季度收入看,陜西全體居民、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值排名均占第一位;陜西全體居民、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均排第四位,陜西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排第三位。
工資性收入穩中有增 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2012元,同比增長4.7%;人均經營凈收入2670元,增長5.4%;人均財產凈收入1607元,增長4.7%;人均轉移凈收入6517元,增長6.4%,四項收入均呈增長態勢。
工資性收入穩中有增,是收入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2012元,同比增加541元,增長4.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2.7%,對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為47.4%,拉動收入增長2.5個百分點。拉動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強化穩就業擴就業措施持續落實到位,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受益于煤炭等能源價格上漲,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快速增長,1-8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0.9%,工業企業運行好,職工收入增加;農村勞動力務工人數增加,務工工資水平提升。
經營凈收入較快增長,增幅明顯擴大。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2670元,同比增加137元,增長5.4%,較上半年提高9.8個百分點,增幅最大。經營凈收入增長主要原因是,隨著金融穩企紓困、稅費“免減退緩”等政策效應逐步得到顯現;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明顯上漲,畜牧業養殖效益不斷改善,居民經營凈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發放汽車消費券、開展綠色智能家電補貼、發放餐飲電子消費券等促消費活動成效明顯,促進城鄉居民經營凈收入增加。
財產凈收入平穩增長 轉移凈收入穩步增長
財產凈收入平穩增長,增幅有所放緩。前三季度,陜西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1607元,同比增加72元,增長4.7%。財產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明顯增強,居民投資理財意識逐步增強,財產凈增收渠道逐步拓寬,帶動居民理財利息增長;農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農村土地流轉加快,同時村集體福利及農村土地流轉費用的增長,改革紅利加快釋放,帶動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穩步增長。
轉移凈收入穩步增長,增幅最大。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6517元,同比增加390元,增長6.4%,對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為34.2%。轉移凈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有: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全省養老金繼續增加保持了較快增長;提高傷殘撫恤金標準、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大困難群體補助、發放電子消費券、發放技能提升補貼等;陜西高齡老人生活保健補貼發放人數、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增加,困難群眾、重點群體救助資金保障到位;各項惠農政策的加快落地,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拉動城鄉居民轉移凈收入增長。
城鄉收入比不斷縮小 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續高于城鎮
城鄉收入比一般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是衡量城鄉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指標。前三季度,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76元,城鄉收入比為2.74:1,較上年同期縮小0.07。從城鄉收入比情況來看,城鄉收入比持續縮小,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果業產品網上銷售火爆,助推農民增收及涉農企業收入增長。我省農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續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
四項收入增長持續向好 打破“三升一降”格局
從收入結構來看,今年以來,一季度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5.4%、7.0%、7.6%,均呈正增長,經營凈收入同比增幅為-4.1%,為負增長。上半年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5.0%、5.7%、6.0%,均呈正增長,經營凈收入增幅為-4.4%,為負增長。前三季度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增幅分別為4.7%、5.4%、4.7%、6.4%,均呈正增長態勢,打破了一季度、上半年“三升一降”的格局,四項收入增長趨勢持續向好,全年增收向好趨勢基本確立。
(記者 馬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