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以愛之名的溫暖相約,這是一場守護夕陽的生動實踐——11月28日至12月1日,由陜西省民政廳主辦的陜西“福彩杯”第五屆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舉行。來自全省10個地市代表隊30位技能組養老護理“尖兵”同臺“打擂比武”、職業組 7名省級“技術能手”現場“過招切磋”,5名“全省技術能手”從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激烈競技和現場比拼的背后,這更是一場全面提升養老護理員服務技能水平的大練兵。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促建,不僅激發了養老護理員學技術、練本領、比技能的熱情,更推動全社會了解、關心、支持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有效提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度,進一步推動養老護理員隊伍邁向職業化、專業化、標準化。
全面對標國賽,自我加壓歷練
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陜西省為何每年舉辦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
陜西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衛華介紹,從全國的情況來看,我國是在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陜西省是在2002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到了2021年的年末,全省老齡化的水平已經達到了19.6%,高于全國18.9%的平均水平。這樣一個發展趨勢也就預示著我們陜西的老齡化來得遲,但是老得快,這也要求我們全省的養老服務要跑得更快,才能夠跟得上日益增長的老齡人口的服務需求。
近年來,陜西省在做好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特別強調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和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并重推進。而舉辦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是做好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抓手。
因此,我省在對標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的同時,確定每一年舉辦一次全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旨在搭建養老護理員相互切磋提高技能、弘揚孝親敬老文化的平臺,發揮省級競賽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常態化高標準的大練兵、大比武,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加快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隊伍,讓更多有志者加入養老服務行業。
目前,我們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省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護理員人才,從養老機構到居家社區,從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到心理慰藉,他們活躍在老人周邊、身邊、床邊,成為支撐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也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和榜樣引領作用。
今年由于受疫情影響,全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改為線上舉辦。為確保大賽順利舉行,省市縣區協同聯動,細化防疫舉措。競賽還設置了觀摩區,各地民政部門、養老機構、行業協會、觀摩人員和完成實操比賽的選手可通過云視頻觀摩學習其他選手的操作。
“我們全面對標國賽,自我加壓歷練,連續舉辦省賽,通過同場競技、比學趕超,促進了養老護理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推進了養老護理技術革新,選拔了一批養老服務領域的領軍人才,穩定壯大養老護理隊伍,營造全社會重視養老問題、關注養老服務事業、尊重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良好氛圍。”陜西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惠敏說。
改進創新賽制,豐富賽事內涵
為進一步提升大賽的組織水平和辦賽質量,省民政廳領導成立了大賽專家委員會,負責編撰大賽技術文件、選拔培訓裁判員、命制賽題、設置賽場、培訓工作人員和選手、組織競賽技術說明會等。專家委員會由1位主任委員、9位專家委員和2位秘書組成,其中專家委員主要來自陜西省三甲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他們在全國乃至全球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很大影響力。交大二院護理部主任楊惠云就是專家委員會中的一員,她是陜西省目前唯一一位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
據大賽組委會介紹,與往年大賽單賽道的模式不同,今年大賽升級為職業組和技能組2個賽道。其中,職業組是由歷年榮獲陜西省技術能手榮譽稱號的護理員組成,今年共有7位參賽選手;技能組則是由各地市選送的優秀護理員組成,共計36名參賽選手。賽制的變化,能夠為更加公平公正的選拔國賽選手,同時更好的展示陜西省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風采。
整個大賽的組織相比往年更科學、更周密,既有理論答題,又有情景設置。大賽組織專委會8位專家各出一套試題組成試題庫,包括理論試題、C1和C2兩個模塊,賽前將隨機抽取一套試題進行競賽,賽題的覆蓋范圍更廣、試題質量會更高。以國賽發布的3000道理論題庫為重點,結合我省近年來培訓實際,可以有20%的試題超出范圍。為了進一步保證線上競賽的公平性,理論競賽在不改變原有答題時間的基礎上,將原來的200道試題增加為400道,規避了線上搜索答案的可能性。
在線上實操競賽方面,會在賽前1-2天會公布試題,以方便各地市進行場地設置、用物準備、SP培訓及設備調試等。競賽以基礎康復、失智照護、感染防控等國賽發布的58個項目的技能操作為重點,涉及到12項生活照護、14項基礎照護、18項康復服務、6項失智老年人的照護技能和8項感染防控技能作為重要補充。
“力求真實性、促進專業性”是此次大賽的最大特點。競賽設置“居家照護服務、社區照護服務、機構照護”等競賽模塊,決賽現場真實還原日常照護場景,讓選手們在真實環境里操作,不僅考察生活、基礎和康復照護能力,還考察護理員對人文關懷、心理支持和認知癥評估等全方位環節的掌握程度。
以競賽促建設 培育人才隊伍
自2022年5月賽事啟動以來,全省各賽區落實全員部署、全員培訓、全員參與的要求,共組織地市級選拔賽128場、市級選拔賽12場,參賽選手達3.4萬人,參賽人數之多、培訓力度之大,在養老服務領域前所未有,全社會在廣泛參與中,更加理解支持養老服務工作,增強對養老護理員隊伍的了解和職業認同。
由于收入不高、社會認同度低等原因,養老護理員隊伍一直存在年齡偏大、職業技術水平偏低等特點。但在今年的技能大賽上,參與決賽的選手三分之一為90后年輕人。跟年紀大的護理員相比,他們學習能力強,大多具有專業的護理背景。
在我國和省上各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養老護理員隊伍。很多大學設置了養老護理和管理專業,在學生們填報志愿時被廣泛選擇。
許多青年參賽選手表示,他們看到了職業的發展前景,感受到養老護理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同時覺得,這是一份很溫暖的職業,尊老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他們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全社會加強對老年群體的關心、對養老護理的關注,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自2013年起,陜西省民政廳持續在全省開展“千人培訓計劃”,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開展培訓,截至目前,我省已經累計培訓17.6萬人次養老護理員,完成任務比例為352%。隨著更多年輕人的加入,養老護理服務隊伍建設不斷提高。
“未來5到10年是養老服務最佳的窗口期,也是重要的機遇期。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養老設施投入的力度,同時要加強對養老護理員的培訓。”衛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強化“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加快構建養老服務人才發展政策支撐體系。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強化陣地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繼續實施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的引領示范作用,完善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激勵機制,激勵青年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不斷健全養老護理員激勵政策,廣泛選樹養老服務領域先進典型,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認同感和社會尊崇感。(記者 滿淑涵)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