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府谷縣廟溝門鎮西堯溝村,白墻紅瓦,梯田沿山勢層疊而上,蔬菜大棚里綠意盎然,新農村田園風貌別具魅力,占地1860畝的農業產業示范園賦能鄉村全域發展,昔日煤灰遍地的“煤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村”。
產業興旺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據了解,西堯溝村按照“頂部綠色種植、中部瓜果蔬菜、底部特色林果、四周林木防護”布局,以“三產融合”為導向,立足多渠道增收,讓村子發展、村民致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22年僅海紅果、蘋果、西梅、葡萄幾項收益就達15萬元。“我們將進一步提升種植、管理、銷售、運營等環節的效能,推動西堯溝產業向‘農文旅’融合模式發展。”西堯溝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蘇魚栓介紹。
近兩年,府谷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對西部礦區采煤沉陷區進行開發式治理,實現了讓采空沉降區“瘡疤”變“風景”、“包袱”變“資源”,形成了以西堯溝農業產業示范園為代表的“礦山生態修復+鄉村振興”新發展模式。
位于府谷縣中部偏東的木瓜鎮,是全國糜谷主產區和高產區,素有“府谷黃米甲天下,木瓜黃米甲府谷”的美譽。木瓜鎮依托萬畝糜子和谷子種植,創新形成了“縣農投公司+鎮聯合總社+村聯合社+農戶(脫貧戶)+基地”和“村支部+村聯合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優化利益分配機制、優先困難群眾、實行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作等方式,最大限度讓利于農戶,利用產業就業雙引擎驅動,鼓起了群眾“錢袋子”。目前已累計吸納3214戶11628人成為合作社股東,戶均年保底增收1200元。
經過多年的探索謀劃、融合推動、創新發展,如今木瓜鎮形成以糜子為主、小米為輔、綠色果蔬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態勢,鎮域經濟發展成績突出,鄉村振興成效顯著,農民和村集體收入更加穩定、更可持續,村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2021年末,該鎮僅糜子產值達到1.81億元,占鎮域農業總產值的71.26%,加工業產值達2.92億元,全產業鏈產值實現4.73億元。
下一步,府谷縣將依托東南部、中西部區域特色,持續探索資源入股型、工業反哺型、資產盤活型、農旅融合型、聯村共建型、生產服務型、技術合作型等七種產改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發展。(記者 高三寶 通訊員 劉賀偉 蘇毅)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