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西安市政府新聞辦舉辦2022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開行、通關保障及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有關情況。
“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首次突破4600列,達到4639列,同比增長20.8%,累計開行16054列。”發布會上,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委員、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王運動介紹中歐班列長安號運營及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情況。
據介紹,2022年,國際港務區通過不斷完善西安港硬件設施,加快建設西安國際港集結能力再提升項目和三線束及配套項目,建設了集集裝箱運輸、冷鏈物流、期貨交割、大宗商品、整車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港口功能區。目前中林、陜林、中遠海項目已建成投用,鐵路場站功能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集裝箱中心站三線束、愛菊鐵路專用線、12條國際鐵路貨運線改造、64萬平米集裝箱堆場投入使用,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3束6線的場站,集裝箱作業到發線達到18條,可滿足中歐班列長安號年開行一萬列的功能需求。
“中歐班列長安號戰略通道作用進一步顯現。”王運動介紹說,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西歐”線路從2021年的15條增加至現在的18條。開行中老、中越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南北、東西國際通道戰略交匯。每周三試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至德國全程時間僅需9.8天,廣受市場青睞。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總調度長袁革介紹說,根據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統計資料,2022年西安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貨運量、重箱率三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國際港務區統籌推進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構建面向“一帶一路”的現代產業體系和人文交流中心。截至目前,已引進世界500強企業30余家、中國500強企業和中國民營500強企業10余家,有效提升了產業支撐能力。開行跨境電商和運郵專列,2022年全年,國際港務區開行跨境電商專列198列,跨境電商交易額35.1億元,同比增長約40.4%,西安車站海關鐵路運輸貨物稅收入庫收入30.46億元,累計超136億元。
“2022年全年,陜西共有381家企業通過‘長安號’進出口貨物,同比增長5.2%。”發布會上,西安車站海關關長陳曉介紹首個試點“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情況,該模式較原有模式為企業資金周轉節省1個月時間,2022年共為全國2.2萬家企業簽發10.1萬票啟運港退稅報關單,貨值共計436.4億元。
此外,西安海關首創“鐵路口岸智慧物流監管系統”,實現“長安號”進出境貨物、跨境電商業務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監管,作業效率大幅提升,該系統獲評海關總署我為群眾辦實事“百佳項目”。首批參與實施總署鐵路“快通”模式改革,企業在西安港即可辦結所有通關手續,貨物在邊境口岸直接進出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