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榮)2月12日,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評選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公布。其中,陜西有2個案例入選,分別是西安市鄠邑區“關中忙罷藝術節 用藝術喚醒鄉愁——西安市鄠邑區拓展城鄉文化相互成就新路徑”和安康市漢陰縣“傳家訓、融資源、善治理、優服務——漢陰“四鏈一體”公共文化新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扎實推進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改革創新,基本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覆蓋,很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忙罷節也稱“忙罷會”,是過去關中農村每年夏忙過后親戚之間互相拜望話農閑的習俗。2018年,鄠邑區石井街道與西安美院共同策劃舉辦了首屆“關中忙罷藝術節”,通過5年培育,“關中忙罷藝術節”已成為鄠邑區最具特色、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旅游IP。漢陰縣自2014年挖掘、出版、推廣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家訓家規文化開始,通過“傳家訓、融資源、善治理、優服務”,梯次構建“四鏈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促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迭代升級,惠及群眾近15萬人次。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