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最強大腦”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效果圖。(記者 王旭東 翻拍)
算力是指每秒鐘能夠處理的信息數據量,它被稱為繼熱力、電力之后最新的生產力。在雁塔區未來產業城坐落著西安一家重大科技設施——擁有AI算力300P、HPC算力8P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它是中國西部首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目前,該中心投產的算力位居全國第二位。
2021年9月,由雁塔區政府籌建、華為參與建設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上線,項目總投資約19億元,用地面積32.17畝,規劃總建筑面積53792㎡。項目一期已建成AI算力300P、HPC算力8P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中國西部首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二期在建高層產業研發中心,包含科技展廳、院士工作站、企業辦公區。
算力越大,處理速度越快。記者走訪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了解到,300P算力每秒可以處理30億億次浮點運算,24小時可以處理數十億張圖像、數千萬人DNA、10年左右的自動駕駛數據,堪稱中國西部“最強大腦”。
陜西人工智能生態創新中心首席運營官張云鵬告訴記者,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以“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軟硬件基礎設施”為關鍵支撐,圍繞建設一個中心、打造四個生態平臺,實現人工智能“政-產-學-研-用”的閉環,運營以來已為125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提供算力服務。
“依托充沛的算力資源,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加速器’,從政策資源、技術生態、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助力西安乃至陜西人工智能全面產業化。”西安未來產業城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方表示,中心以算力集群賦能產業集群,提供公共算力服務、應用創新孵化服務、產業聚合發展服務,被陜西省科技廳授牌“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
此外,中心開展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服務,聯合西安本地高校孵化千億參數人工智能基礎大模型3個:“雷達遙感大模型”,“語音預訓練大模型”和“智能流體力學大模型”;聯合交大、西電、西工大、西北大學等高校10多位教授,發表論文30余篇;舉辦人工智能大賽,超200名師生參與,累計培養人工智能產業人才1000余人。
(記者 王赫 采寫)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