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條條地”到“整裝田”,從厚重黃土地到物產豐富的“米糧川”,神木大地各處煥發出一片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景象。
2022年以來,神木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強化責任擔當,采取務實舉措,突出抓好產業扶持、穩崗就業、鄉村建設、社會幫扶等重點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記者在高家堡鎮了解到,該鎮積極引進榆林福瑞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打造600畝馬鈴薯示范基地;深入探索稻蟹種養立體農業種植及中藥材種植;引進神木市茂盛源種養殖有限公司,形成肉牛養殖示范區。通過“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生態發展”的模式,實現了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除此之外,高家堡鎮充分挖掘利用石峁遺址、高家堡古鎮等資源,啟動石峁遺址文化旅游區5A級景區創建工作,實施石峁博物館、游客服務中心、高家堡民俗館、環山廟宇群恢復修繕以及亮化、綠化、美化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項目,舉辦“石峁皇城臺考古新發現暨口簧國際研討會”“‘聚落與社會一新實踐與新思考’暨石峁遺址系統考古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大力開發鄉村民俗、鄉村美食、鄉村特產等特色產業。
近日,在神木市大保當鎮永安村,大棚種植基地羊肚菌喜獲豐收。該村黨支部書記劉生開表示,30座羊肚菌種植大棚解決了20多戶村民的就業問題,也給村民帶來了20多萬元到30萬元的工資收入,村民們也在羊肚菌種植上看到了希望。
2022年以來,神木市精準施策,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建成高標準農田2.8萬畝,完成坡改梯1.87萬畝,發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2.8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8萬噸,實現十二連豐。整村推進肉羊、肉牛示范等項目,足額兌現三年獎補資金1.6億元,農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安排財政資金1.86億元,落實企業幫扶資金4322萬元,實施項目203個,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8073元、增長9.7%。
同時,神木市啟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新建和維修安全飲水工程314處,改造農村公路106公里,大柳塔、錦界、孫家岔、店塔上榜西部十強鎮,沙峁鎮菜園溝村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大保當鎮新華村、錦界鎮黃土廟村、萬鎮鎮西豆峪村入選全省美麗宜居示范村,西溝街道四卜樹村確定為全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未來,神木市將繼續高揚農業強國的風帆,奏響鄉村振興新的樂章。(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楊佳榮)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