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考古人員在位于咸陽市的堿灘村發掘清理墓葬263座,其中戰國晚期秦墓237座。據介紹,本次發掘區域與1995年、2022年在塔兒坡村的兩次發掘區域毗鄰,時代相近、文化屬性相同,且墓葬等級差距不大,共形成上千座規模的大型戰國晚期秦人平民墓地,進一步證實咸陽市東郊是秦咸陽城的一處墓葬區。
此次共發掘清理墓葬263座,其中戰國晚期秦墓237座、漢代13座、唐代3座、北宋1座、明代2座、清代7座,以及唐代窯址4座。出土文物878件(組)。發掘區域分為東、西兩區。東區發掘墓葬126座,其中戰國秦墓119座;西區發掘墓葬137座,其中戰國秦墓118座。兩區的戰國晚期秦墓在墓葬時代、墓葬形制、隨葬品上較為相近,表現出相同的文化屬性,但在不同墓葬形制的比例以及出土器物上略有差異。最為值得注意的是西區墓葬出土的10件釉陶羊、騎羊俑在同時期墓葬中較為少見。
本次發掘的墓葬分布密集,但戰國晚期墓葬的打破關系較少,說明當時對墓地有規劃或墓葬之上有明確的墓上標識。局部表現出兩座或更多的墓葬有規律排列分布,應是親屬合葬。“此次發掘的墓葬隨葬器物較少且多為實用器,未見銅禮器,仿銅陶禮器也較少,我們斷定應為平民墓地。”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趙旭陽說,“根據墓葬形制的分布趨勢,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秦咸陽城墓葬區的布局規劃是由近及遠,平民墓地的設置是先東邊、后西邊。”(記者 張琪悅 趙茁軼 琚鵬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