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出臺以制造業為重點擴大利用外資若干措施和培育引進外向型產業若干措施,從招商引資、投資獎勵、優化服務等方面,為外商在陜投資提供政策“禮包”,更為陜西制造業利用外資擴量提質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優秀外資企業是聯通國際市場、暢通雙循環的橋梁紐帶。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我國宣布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這為我省進一步擴大高水平開放、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制造業是陜西的支柱產業,可形成吸引外資的“洼地效應”。陜西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工業體系完整,現代煤化工發展水平全國領先,單晶硅片、重卡變速器產量全球第一,半導體產業規模居全國第四位,航天發動機、新能源汽車、高端液晶面板等成為陜西“智造”的亮麗名片。再加上陜西是西北乃至西部經濟文化的中心,西安是我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隨著“一帶一路”10年建設和中歐班列的開通發展,陜西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時期,高素質人才豐富多元,高水平開放加快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為吸引高端制造業外資提供了人才支撐、產業基礎和制度保障。
外資是拉動陜西高端制造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我省深入推進“三個年”活動,大力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規模持續擴大。但也要看到,開放不足仍是制約陜西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從經濟占比來看,我省制造業發展還不充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外資作為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升級和結構優化、推動技術創新和加大技術引進的重要力量,對于推動我省開放創新合作,提升制造業質量、規模和效益,增強陜西制造業的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推動力。
未來,我省將繼續揚優勢、挖潛力,以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牽引,以吸引先進制造業外資為重點,以優化外資結構為導向,推動制造業利用外資擴量提質,讓制造業“外向”步子邁得再大一些。(南 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