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陜西省文化館、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咸陽市群眾藝術館、咸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的陜西省非遺專干茯茶專題培訓班暨陜西省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隊伍培訓班日前在陜西省文化館曲江館區舉辦,來自陜西各市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藝術中心)、非遺保護中心的70余名專職干部參加了培訓學習。
本次培訓旨在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弘揚黃河文化,推廣茯茶項目生產性保護經驗,更好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化傳承、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提升陜西非遺保護工作隊伍的專業素養。陜西省文化館、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分別邀請陜西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李長庚講授《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傅功振講授《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陜西省茶業協會會長、涇渭茯茶創始人紀曉明講授《咸陽茯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長安大學教授金棟昌講授《黃河流域非遺保護利用的整體格局與陜西發力點》,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設計系教授肖雪鋒講授《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的塑造與傳播——以陜西為例》,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修建橋專題授課《非遺工坊建設與鄉村振興發展》。
培訓期間,全體學員還前往咸陽市茯茶小鎮考察了茯茶博物館、非遺工坊,與傳承人現場交流;赴鼻煙壺藝術館進行了內畫藝術、中國民間美術傳統紋飾等的鑒賞和現場體驗。(文/記者 曾世湘 主辦方供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