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安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530萬輛,11月19日,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外通報稱,2023年至今,西安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部下降,未發生一起較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什么讓車在增加,事故數量卻在下降。
以案促治嚴查嚴控 重點防治壓降事故
“路上大車跑慢路,路牌也換地方了,標線也清晰了,現在出村安全多了。”提起村口210國道的變化,西安長安區國道邊幾個村莊的村民贊不絕口。
這兩天在長安區、浐灞生態區和港務區、閻良區、周至縣和藍田縣等地,公安交警一直在開展貨車重點違法行為交叉聯合整治行動,規范道路通行秩序,嚴防交通事故特別是惡性事故發生。僅11月17日當天,就出動警力400余人,在事故高發路段、國省干道、貨運車輛主通道等處設置檢查點位60余處,先后查處貨運車輛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150例。
嚴查只是表象,在全力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中,西安公安交警根據真實案例研判分析以案促治。對每起重大交通事故下發督辦單,第一時間對每起事故進行認真細致排查,歸納總結隱患問題,并積極開展治理工作。今年以來,已開展“以案促治”560起,查找隱患問題614個,完成治理582個。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處預防查處科科長顧藝佳說:“在分析案例時,我們發現隨著農村道路交通路網覆蓋面不斷擴大,大量電動兩三輪車、機動車進入家庭,給大家帶來出行便利。但由于交通法律意識和安全出行意識淡薄,加之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環境復雜,使得部分老年人成為交通事故的高發群體。隨意橫穿道路、翻越護欄闖紅燈、在車輛盲區內行走等危險行為,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為此,西安公安交警推動出臺了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常態化宣傳教育工作實施辦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辦法》以及《關于充分發揮村級組織自治作用切實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等8項常態化工作機制。一路一長、一路一專班、包路段、包治理、包安全;人、車、路、環境四位一體綜合治理格局,落地區縣、街鎮、村組。
2023年,交警進村莊、進麥田、進勞務市場、流動的“馬路學堂”開進農村大集……推動交通安全內容寫入村規民約。108國道、310國道、312國道、107省道和一些縣鄉道路,300余處安全隱患被治理,西安農村地區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整治隱患精準施策 服務宣傳多維防治
2022年年底,交管部門聯合長安大學專業團隊深入各涉農區縣、開發區排查出1347個安全隱患點和3847個問題。
因信號燈、標識牌被樹木和建筑遮擋產生的隱患,在“亮視清障行動”的專項整治下,全市范圍內19384處遮擋隱患得到治理,治理率高達99.71%。全市175條事故多發點段,在實地踏勘中,查準了隱患癥結,已經被精準治理。
守護好“上學路”也是壓降交通事故的重要突破口。強化“警、校、家”聯合,讓交通安全課成為“開學第一課”的必修課,交警進校園成了常態化宣傳活動,越來越多的孩子變身“一盔一帶”的“監督員”。“一校一策”的精準治理,讓學校門口的交通標識更清晰,出行方式更利于孩子上學。“護學崗”的交警叔叔,時常收到孩子們的感謝信和小紅花。上學路上的輕微交通事故發生率,得到大幅下降。
高速公路是重大交通事故多發地,今年西安交警對西安所轄高速公路安全隱患問題也進行“拉網式排查”,“帶上安全”活動,讓出租車、網約車成為“安全帶就是生命帶”的代言人。截至目前,西安公安交警已開展高速公路隱患排查工作100余次,累計排查各類道路風險隱患260處,向運營公司發送隱患整改函告文書70余份,聯合運營單位召開座談會8次,高速路上的交通事故率也持續下降。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宇說:“今年在壓降事故中,我們堅持以防為主、以案促治、多元共治,有效治理‘人、車、路、企’源頭隱患。經過近一年努力,西安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和財產損失四項指數全面下降,較大交通事故‘零發生’。在事故預防上,我們實現了從事后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文/圖 記者 張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