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延長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導下,延長縣教育科技體育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陜來延考察重要講話及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立足教育新使命,聚焦教育新期盼,印發推進新時代延長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力規范教育管理,狠抓兩支隊伍建設,傾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縣教育環境不斷優化,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新發展。
抓黨建,鑄根基,強作風。認真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從嚴從實推進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教育系統專項整治活動。規范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設置,將7名“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發展為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引領示范作用。推動黨建與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創建4所清廉學校示范校,打造4個黨建示范校、5個“三個年”活動優秀示范校,扎實系統開展“五型機關”創建活動,以教科體局、教研室等5個“五型”機關創建示范單位推動全系統創建。加快構建“大思政”格局,開展各類培訓23場。聚焦作風建設等9項整治任務,成立8個工作專班,聯合執法檢查3次,專項檢查2次,通過督查暗訪落實作風整治、培訓學習提升作風整治,干部作風明顯提升轉變。
抓投入,強基礎,提水平。堅持把抓投入作為加強教育基礎、提升辦學水平的關鍵舉措,落實“四個優先”政策措施,投資1.5億元新建幼兒園2所、維修改造學校6所,啟動職中實訓基地建設,開工建設縣高級中學操場,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持續優化育人環境。列支1500萬元專項經費,專用于學校教師考核獎勵性績效工資和基層學校辦學經費不足。大力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出臺《延長縣省市級三級三類骨干教師專項獎勵辦法》,兌現“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獎勵津貼,建立6個名優教師工作室,兌現93名工作滿10年和15年的教師浮動一級薪級工資;對超過5年以上符合參評中高級職稱資格而未晉升職稱的一線教師,按總數的50%享受高一級職稱崗位工資待遇。
抓隊伍,優結構,聚合力。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優化教師結構、聚合教育高質量發展動力的核心舉措。暑期招聘特崗教師、緊缺學科教師46名,調整了校園長22人,進一步優化了校長教師隊伍。通過蘇陜協作、校地幫扶、國家機關支教等方式,邀請21名優秀教師支教助學,選派56名骨干教師跟崗學習,增強教師交流互動。開展全縣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獲評省級教學能手1名、市級教學能手13名、縣級優秀教師50名。依托國培、省培項目,線上線下培訓教師3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師業務水平。印發《教師隊伍師德師風教育培訓安排意見》,開展師德大講堂、教學課堂大賽、師德師風考核、建立師德個人檔案,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隆重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及時開展高中教師慰問活動,大力開展全社會關愛教師行動,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熱情,逐步形成“校長治校、教師治教、學生治學”的新風尚。
抓管理,提質量,樹新局。聚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主線,全面加強“雙常規”管理,深入開展“三個課堂”和“五項管理”,實行“一校一目標”管理辦法,將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創新社會評價體系,嚴格考核結果運用。狠抓教學教研工作,持續開展“新常態 大視導”和“五長進校園”活動,聽課462節,查看教案1093本,參與教研活動68次、社團活動82次,召開評課、反饋會32場,邀請省市教研專家指導12次。啟動第四輪“316工程”,完成13所學校督導評估。積極開展教學課題研究工作,全縣申請承擔國家級課題1個,省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153個,縣級課題237個,結題204個。聚焦“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各學校開展紅色遠足、勞動教育、祭掃英烈等主題活動20余場次,舉辦陜西省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報告會16場次。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改進管理方式,擴大學校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資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辦學等方面的自主權,發揮好學校的辦學主體作用,推動形成教育教學新格局。
抓安全,夯責任,凈環境。始終緊繃校園安全之弦,健全學校安全組織機構,成立教育系統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延長縣教育系統校園安全應急預案》,召開全縣校園安全專項整治會議,落實人員和責任,織密校園安全組織體系網,保證校園安全有專人負責、專人落實,全縣未發生校園安全事故。各學校不斷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加強安保力量,強化校園安全培訓,積極開展各類應急演練71場。加強全縣廣大師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辦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班2次,參與人數100余人,開展個案輔導600余人次,舉辦心理輔導和家庭教育講座10余次。成立聯合檢查組,開展校園安全隱患綜合執法檢查15次,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到位。積極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創建“平安校園”18所,持續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斷提高。
萬事有始有卒,教育有始而無卒;萬物有新有舊,教育有新而無舊。新的一年,我們將堅定信心,務實工作,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我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延長縣教育科技體育局)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