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基層農技隊伍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西安市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聚焦穩產保供任務落實,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促轉化、推技術、做示范等公益性服務功能,持續打造“能干、能講、能寫”的“三能型”農技推廣隊伍,以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為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貢獻“農技人才力量”。
練內功 強本領
學用結合為現代農業提效能
為切實提高培訓精準度及培訓實效,先后設計了農技、植保、果業、土肥、蔬菜、農環、花卉、農機、畜牧等專題班,采取觀摩實訓、破冰行動、團隊拓展、精彩展示等多種形式,按照“理論授課+觀摩學習+田間實訓+團隊拓展”四位一體模式,做強基層農技員培訓“西安模式”。
在理論授課方面,培訓班邀請了省農業農村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單位知名專家教授等進行現場授課,聚焦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改革、糧食高產創建、糧食機械化增產減損技術與措施、蔬菜產業概況及綠色高效生產技術、耕地質量監測評價技術、農技農機融合新技術等授課內容,組織學員前往長安實訓基地開展團隊拓展訓練,增進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訓主題突出、針對性強,重點提升西安市基層農技人員助力鄉村振興的綜合服務能力。
“這次培訓,我不光在課堂上跟著教授學到了理論知識,還在觀摩實訓、結構化研討環節,提升了農技服務能力,增強了新時期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學員高興地分享心聲,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取真經 拓視野
知行合一為農業發展添活力
為進一步開拓視野,組織全市、區縣及鄉鎮基層農技技術骨干分專題赴高陵、鄠邑、涇陽、寶雞等開展基層農技員觀摩交流培訓。整場培訓通過采取“現場觀摩+專家解答+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讓農技人員多角度了解現代農業相關知識。
培訓班一行先后前往涇陽縣涇富民設施蔬菜產業園、涇陽蔬菜專家大院、高陵中王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眉縣兄弟果業、海升現代農業產業園、石鼓現代農業園區等基地開展現場教學,重點學習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土壤改良、秸稈粉碎加工及畜禽糞便堆肥技術;學習太白綠蕾蔬菜合作社的高山蔬菜育苗、種植、加工、倉儲、銷售及進出口為一體的農業企業現代化運營,感受供應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高山蔬菜訂單生產及加工銷售模式。
推技術做示范
幫扶指導讓產業發展信心更足
隆冬時節,高陵區東張市村的草莓顆顆飽滿鮮嫩,進入銷售旺季。自從2021年起,西安市農技推廣中心的草莓技術團隊圍繞東張市村產業發展,全面開展技術指導幫扶,通過反復論證自然條件,確定產業發展定位,多次技術現場培訓指導,多項個性化解決方案,從“萌生念頭”到“落地實施”,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幫助東張市村破解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難題,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收益。
在高陵區通遠街道,一株株百香果在這個冬季長勢正旺。來自廣西的百香果在去年成功破解過冬難題,成為西安市“南果北種”又一種植成功的新品種。“歷經了兩次冬季凍害的百香果逐漸適應了西安的水土,從開始試驗測土、涵養土地、栽苗定植、澆水剪枝、開花授粉、除草搭架、聯絡市場、開發系列產品,市區農技員面對這個新課題興趣濃厚,帶著我們一起在田間攻關技術,直到取得成功。”園區負責人潘學忠告訴記者,“我們下一步還將一起繼續培育沃柑、芭樂、樹莓,讓越來越多南方果品能夠在西安落地生根!”
與此同時,獼猴桃等果樹老園改造,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西安“噸半田”兩料總產位居全省第一、“黑科技”-土壤調節劑+微質子水讓土地效益倍增,這些農業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農技員日積月累的付出,他們攻堅克難的動人身影長年累月活躍在一個個田間地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這就要求我們要培育適應現代化大產業的農業人才,從單一型轉向復合型人才培養,培訓內容向全產業鏈延伸。強化基層農技員培訓,著力打造‘能干、能講、能寫’的三能型農技推廣隊伍,有效推進了全市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市農技中心培訓負責人說。
下一步,西安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基層農技員培訓,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自身專業優勢,提升農技服務效能,讓技術創新成果服務于更多農戶,以實際行動踐行大農業觀,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西安力量。
(文/記者 駱妍 圖/受訪單位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