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來榆林參加中國音樂家協會陜北民歌研究會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暨陜北民歌傳承與發展座談會的與會嘉賓,走進陜北民歌博物館參觀,實地了解陜北民歌的發展歷史,現場感受陜北民歌的獨特魅力。
大家跟隨講解員,先后參觀了序廳、傳統陜北民歌展區、革命歷史陜北民歌展區、新時期陜北民歌展區、陜北民間音樂藝術展區、陜北民歌研究專題展區等,不時與駐館演唱歌手互動合唱《走西口》《蘭花花》等陜北民歌,氣氛十分熱烈。
陜西省十大民歌手周淋就是駐館演唱歌手之一,當晚演唱了多首陜北民歌,贏得陣陣掌聲與喝彩聲。他說:“陜北民歌博物館就是陜北民歌歌手的家、陜北民歌的家,我們特別歡迎全國各地的陜北民歌專家、歌手回家。這次大會對于我們年輕的歌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比如今晚的交流學習,就讓我的演唱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鏗鏘有力的勞動號子,清脆明快的榆林小曲,旋律動聽的陜北說書,蒼涼婉轉的信天游,熱情激昂的秧歌曲……當晚的陜北民歌博物館,每一個角落都讓人駐足聆聽、流連觀看,給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嘉賓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山西籍青年歌唱家張澤艷是第一次來榆林。參觀完陜北民歌博物館后,她激動地說:“這里濃濃的風土人情和歌手精湛的演唱,讓我對陜北民歌更加喜愛,也會向更多的人去推介陜北民歌。”
來自延安的陜北民歌詞作者高志旺對陜北民歌博物館贊不絕口。他說:“我是懷著一顆崇敬的心,第一次來陜北民歌博物館。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我對陜北民歌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我相信,隨著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發展,陜北民歌一定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據了解,位于榆林中心城區的陜北民歌博物館,集陜北民歌創作、傳播、研究、學習、交流為一體,總建筑面積11800平方米,其中展區面積約768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內容最豐富、功能最完善、規模最大的專題民歌博物館,對陜北民歌的傳承與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