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師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把珍惜資源、愛護環境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陜西省教育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團省委決定于6月5日至7月5日聯合開展以“全面推進美麗陜西建設”為主題的全省校園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實踐月活動。
據悉,開展這項活動是持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使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環境保護理念,培養綠色低碳、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做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宣傳者、參與者、促進者。
全省校園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實踐月期間,將開展相關的教育學習活動,引導青少年深刻認識和理解“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增強青少年生態文明意識。
開展環保知識普及行動,圍繞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垃圾分類、噪聲污染等拓展相關內容,結合主題班團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廣泛開展知識普及行動,充分利用校園報刊、廣播、網絡、宣傳欄等媒介宣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相關知識,打造時時看、處處學的校園文化場景。
開展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實踐活動育人功能,不斷豐富創新生態文明教育形式,結合世界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等開展主題活動。鼓勵開展知識競賽、征文、繪畫、板報、科技發明等內容創作,以及“校園綠色之星”等評比活動,增強實踐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激發青少年參與環保活動、保護環境的興趣和熱情。
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校園行活動,常態化落實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學生執行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操作規范。結合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開展校園行活動,組織本地優秀垃圾分類講師深入各類中小學及大中院校,解讀垃圾分類重要政策、宣傳垃圾分類知識,養成良好習慣。把勤儉節約作為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內容,開展“光盤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開展環境保護志愿行動,廣泛動員、組織、引導師生加入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行列,開展校園志愿活動,主動履行環境保護、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投放的責任與義務,積極參加環境保護類相關公益活動,引導青少年志愿者深入社區、家庭,與群眾面對面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陜西省四部門要求,各地各校立足教育教學實際,制定本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實踐月活動計劃,統籌安排,創新載體,多渠道、多形式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實踐活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要注重深化宣傳實踐活動效果,形成長效機制,學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以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著力提高學生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意識。(記者 張彥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