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糧福臨門米脂小米在米脂縣正式發布。活動當天,中糧糧谷營銷公司全國40多位經銷商參觀小米基地、品嘗小米制品、簽約小米訂單……米脂小米開啟向優質高端進軍之路。
這也是米脂小米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從航天育種到高標準建基地,從嚴格控制產品質量到加快推進精深加工,從發布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到與央企牽手合作推出中糧福臨門米脂小米……米脂縣始終圍繞建立從種子到餐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體系,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全力推進米脂小米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力爭將米脂縣建成國家小雜糧產業全鏈條發展示范縣、全國最大小米(雜糧)集散地。
建基地 立標桿 高產高效提品質
5月下旬,銀州街道辦事處高西溝村開始播種谷子,在一塊塊高標準農田,高效旱作節水農業“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地膜覆蓋等現代化手段不僅打開了農民的種植思路,也不斷賦能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技術好!不僅解決了谷子生長關鍵期缺水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產量,帶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銀州街道辦高西溝村村委會主任高治前說。
高西溝村旱作節水農業項目于2022年實施,共計1800畝,谷子“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區、谷子旱作集成技術示范區通過光伏發電,將溝道壩內的蓄水提至軟體水窖,對低位地塊進行滴灌和深層滴滲灌補水,解決谷子生長關鍵期缺水問題,同步開展地膜覆蓋、抗旱保水劑節水、增施有機肥、全程機械化等旱作集成技術。項目實施當年,項目區谷子畝產達800斤,同比增產40% ,每畝節本增收1000元。
“這次到米脂參觀學習,我切實感受到米脂對好地出好米的決心,也看到了米脂政府為農業增效、為農民增收的系列舉措,以及中糧糧谷公司對米脂小米的信心。”5月21日,中糧糧谷營銷公司呼和浩特經銷商周楠說。
緊扣米脂小米產業發展,米脂縣結合高標準農田和高效旱作節水項目,擴大谷子種植規模,推廣旱作節水、化肥減量增效、綠色防控等新技術,建成萬畝谷子標準化示范區5個、千畝核心攻關田12個,全縣谷子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3.6萬噸。
重研發 促發展 科技賦能產業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農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谷子品種雜多、品質參差不一等情況,2018年,米脂縣緊盯種業技術攻關,與陜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啟動了米脂小米航天育種項目。
歷經五年育種,2023年,該縣完成谷子航天育種第五代地面選育和南繁加代試驗工作,建成谷子航天育種良種繁育基地3000畝,開展優系擴繁。啟動品種登記工作,力爭在年內實現“米谷1號”“米谷2號”國家品種登記,同步推進“米谷3號”“米谷4號”系列品種選育。
“今年,我們還將建設良種繁育基地,引進楊凌秦豐種業公司,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和育繁推一體化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米脂縣小米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濤說,下一步,米脂縣將建設種質資源庫,全面展示“米谷1號”“米谷2號”等系列谷種以及地方特色小米雜糧種質資源。
走進米脂小米研發中心,融入地理、氣象、土壤、種子、病蟲害等數據的米脂縣數字農業綜合管理系統讓人眼前一亮。管理系統的運用是米脂縣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力度的一個小縮影。為進一步提升米脂小米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力,米脂縣與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建立集產學研銷為一體的米脂小米研發中心,聘請和吸納國內小米科研與生產領域的優秀團隊和領軍人物,成立3個領導小組和6個研發體系,提升米脂小米科技含量和產品價值,探索提高米脂小米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增強米脂小米產業發展后勁。
今年,米脂縣將加快組建陜西省米脂小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米脂小米實驗室和檢驗檢測室,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建立院士工作站,開展品種選育、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推廣服務。
創品牌 銷不愁 米脂小米更出圈
為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米脂縣建立集產品戰略、產業戰略和區域經濟戰略為一體的“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體系,穩步推進品牌建設。積極推進米脂小米“三品一標”認證,目前,米脂小米有機種植基地達到2.7萬畝,被確定為上合組織農業出口基地的優選基地。2023年9月10日,榆林在京舉辦米脂小米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米脂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舉全市之力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小米雜糧集散地,“米脂小米”已升格為市級區域公用品牌。
目前,“米脂小米”被農業農村部列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米脂縣入選全省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和陜西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縣。“米脂小米形象圖”“米脂小米廣告宣傳語”獲得國家版權登記。
為持續加強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該縣啟動申報米脂小米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并發揮米脂小米協會作用,構建品牌質量標準體系、認證體系和品牌質量安全體系,完善米脂小米團體標準,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準入退出制度,推動形成“產品—品牌—效益”良性循環。
聚焦小米全產業鏈發展,米脂縣還持續加大對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支持小米加工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創新開發深加工產品,建設小米乳系列產品、小米面粉系列產品等深加工項目。
目前,該縣建成米脂小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引進6家加工企業入駐并全部建成投產,全縣小米雜糧加工企業和合作社達到90家,加工能力突破18萬噸,創造就業崗位700余個,進一步促進米脂小米產業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把特色資源做成優勢產品、把優勢產品做成長效產業。
作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米脂縣還建成了集展示、銷售、直播、倉儲、孵化為一體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強化與京東、抖音、天貓等電商平臺合作,2023年,以小米為主的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收入達2億元以上,不僅提升了米脂小米的品牌影響力,還為整個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米脂縣副縣長高遠表示,下一步,米脂將加快建設數字化智慧園區,著力打造優勢加工產業集群;遴選生產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龍頭企業,積極培育鏈主型企業;引導本土企業與陜西糧農集團合作,建設深加工項目,推動產業增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米脂宣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