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田間地頭。在這個重要的“三秋”時節,西安市農機部門高度重視、主動上位,以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為主線,立足“早”“實”“細”“嚴”,全力做好農機化生產工作,在“三秋”期間累計投入各類機具4.8萬余臺(套),完成玉米收獲175.85萬畝,夏糧播種209.55萬畝,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夏糧種足種好,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了堅實的農機力量。
立足于早 顆粒歸倉有保障
早在“三秋”未至的時節,西安市農機部門提早部署,扎實安排,為秋收工作下好“先手棋”。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三秋”農機化生產服務工作的通知》,并召開全市“三秋”農機化生產暨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現場會,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同時,制定《2024年“三秋”農機生產工作實施方案》,繪制《全市“三秋”農機搶收搶種指揮圖》,對“三秋”各項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市農機總站更是成立“三秋”農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五個工作組,以“七個一”保障措施開展全方位優質服務。
為確保秋收工作順利進行,全市農機系統從三個方面提早行動。一是做好摸排工作。9月份開始,農機干部逐鎮街逐村對接機具和收獲面積,建立摸排臺賬和生產進度統計表,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做好宣傳工作。圍繞玉米機收減損、小麥寬幅溝播兩大關鍵技術,印發通知大力宣傳推廣相關技術和作業質量標準。三是做好保障工作。8月中旬以來,各區縣組織技術骨干深入一線,指導機手調試、保養農機具,動員企業和合作社儲備零配件等易耗物資。同時,提前調試安裝定位設備的玉米收獲機,確保“西安數智農機調度平臺”精準調度,為秋收任務的高質高效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立足于實 種足種好促豐收
在“秋種”環節,全市農機系統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充分調動農機新質生產力。一是開展技術培訓。8月底啟動“‘三秋’農機化技術培訓月”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圍繞新機具新技術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現場演示觀摩,推動良機良藝良法配套融合。二是提高小麥機播質量。科學調整調試機械,規范操作,加強作業質量監督檢查,重點推廣小麥寬幅溝播技術,因地制宜制定技術措施和農機適配方案,確保不誤農時。三是提高小麥播種機械化效率。結合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鼓勵購置高性能播種機,指導農機手科學作業,主動對接“小、偏、坡”地塊提供服務,使小麥機播率接近100%。
立足于細 精細服務保苗壯
全市農機系統以精細化服務意識,全力抓好“秋管”工作。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對長安、周至、高陵、閻良、臨潼5個區縣的玉米增密高產機械化播種技術試驗示范點加強后期科學管理。在高溫少雨的情況下,該技術優勢明顯,畝均增產160公斤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堅持小麥種后即管,利用“一團兩隊”服務機制,組織專家指導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苗情監測和災害預警,強化病蟲草害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機制。技術指導組還提前宣傳小麥冬季田間管理技術,促進苗齊苗壯。
立足于嚴 安全生產筑防線
“三秋”前,西安市組織開展了農機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強化了多部門的綜合協作和應急響應能力。“三秋”期間,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強化安全宣傳教育,提高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鄉村農戶和田間場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聯合公安、交通等部門,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了“三秋”農機生產形勢安全平穩。
“三秋”期間,西安市累計投入各類機具4.8萬余臺(套),完成玉米收獲175.85萬畝,夏糧播種209.55萬畝。下一步,西安農機系統將繼續以嚴謹的工作作風、扎實的工作態度和過硬的技術水平,拓寬農機服務領域,提高農機作業水平,為西安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ㄎ?記者 駱妍 圖/西安市農機監理與推廣總站提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