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后氣溫越來越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也進入高發期。今年冬季需要特別關注哪些呼吸道傳染病,公眾又該如何預防?日前,記者采訪了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所專家為公眾答疑解惑。
專家表示,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患病風險逐漸增加,公眾可能會面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疊加的風險。雖然這些疾病的病原體不同,但是它們的傳播途徑相似,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對于有疫苗可預防的呼吸道疾病,公眾應盡早進行疫苗接種,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
此外,日常正確的物理防護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呼吸道傳染病感染的風險,實現多病共防。個人防護以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為主,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必要時科學佩戴口罩;通過合理飲食、適量的運動以及增加睡眠增強體質;注意保持居住或者工作環境的清潔和通風,減少與有呼吸道癥狀人群的密切接觸,做好健康監測,視情況及時就醫。
冬季除了呼吸道傳染疾病之外,因腹瀉、嘔吐就診的患者也在增加,尤其是嬰幼兒。專家提醒,此類情況要重點關注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其中,輪狀病毒是引起5歲以下嬰幼兒住院和重癥腹瀉的主要病原,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是預防該病毒最有效的措施,建議1歲以內的兒童盡早接種疫苗。諾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點,感染以后一般病程比較短,2-3天即可恢復,呈自限性,病例大多都屬于輕癥。該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引起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群密集場所以及家庭內傳播的主要病原,需要重點關注。
目前沒有預防諾如病毒感染的疫苗,做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專家提醒,公眾要密切關注“三個如果”:如果出現嘔吐、腹瀉癥狀后,建議不要堅持上學或上班,特別是食品從業人員;如果與病例密切接觸后,要關注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異常癥狀,要做好病例的規范管理,防止疾病進一步傳播。
(記者 王江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