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下降,人體的交感神經更易受刺激,血管收縮變快,心臟負擔增加。也正因此,冬季成了心梗發作的高危時節。醫生提醒:身處這一危險時節,更應做好心臟健康管理,及時分辨心梗預警信號十分重要。
11月27日,陜西省人民醫院心內二科醫生閆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突發疾病,多發生于冠脈病變的基礎上,由于某些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有哪些先兆癥狀?閆莉說,典型心梗急性發作時,患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會突發劇烈而持久的壓榨性疼痛,或心前區悶脹不適。疼痛有時向手臂或頸部放射,同時伴有面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癥狀。此外,還常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有些患者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疼痛,無劇烈胸痛感覺。有些患者疼痛劇烈時會伴有頻發惡心、嘔吐,少數患者還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有一半以上的高齡老人沒有胸痛,僅有胸部憋悶感。還有的患者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多見于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壓及休克等。
閆莉提醒,如果出現心肌梗死,必須臥床休息,嚴禁繼續干活,更不能自行駕車或行走去醫院,以防意外發生。心肌梗死發生后,還要立即給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在保證休息和服藥的同時,及時撥打120,由專業的醫務人員和救護車送往醫院救治。如果患者出現心跳驟停、突然喪失意識、呼吸停止或呈嘆息樣呼吸、頸動脈搏動消失等表現,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那么,預防心梗我們該做些什么呢?閆莉建議大家調整生活方式。在飲食方面,要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取,如動物油脂、油炸食品、糕點中的部分人造奶油等。多選擇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食物,像橄欖油、魚油等,有助于調節血脂;要多吃蔬菜(如西蘭花、菠菜等)、水果(如蘋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糙米、全麥面包等),它們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水平,促進腸道蠕動,維持心血管健康;每日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同時要注意隱形鹽,如醬油、咸菜等所含的鹽分。
運動方面,閆莉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幫助控制體重,改善血脂、血糖等代謝指標。”閆莉說,同時還可進行適量力量訓練,如使用輕啞鈴練習上肢力量或進行平板支撐等。需要提醒的是,運動要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劇烈運動,尤其是長期缺乏運動的人,開始運動前最好先咨詢醫生的意見。
預防心梗還要注意戒煙限酒。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收縮、血小板聚集增加等,從而增加心肌梗死的發生風險。戒煙后,心血管系統可逐漸得到改善。過量飲酒會升高血壓、影響血脂代謝等,對心臟健康不利。男性每日攝入的酒精量不應超過25克,女性不應超過15克。
另外,要學會通過各種方式緩解精神壓力,每天應保證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還需要特別重視的是,有基礎疾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異常危險因素。
(記者 馬相 實習生 師冰潔)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