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加快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和能力,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進一步全面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改革行動計劃》,明確了6方面30條具體措施。
深化準入準營制度改革
將探索支持股東用實物、知識產權、股權、債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將電子營業執照按照規范入駐“陜西政務服務網”等,作為經營主體身份認證載體;探索推行市場監管領域“免申即辦”微改革,申請人在辦理營業執照名稱、法定代表人等事項變更登記后,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有關事項不涉及額外資質、條件要求的可進行同步變更,無需提交許可證相關變更申請材料;進一步推動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完善企業退出制度,深化企業信息變更、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改革。
深化公平競爭制度改革
將統籌開展“增量”新政策和“存量”政策審查,著力糾治限制企業遷移等突出問題,全面清理資質認定等各種顯性隱性進入壁壘;聚焦重點領域,縱深推進整治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突出問題,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積極推動將公平競爭工作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考核評價內容;修訂《陜西省標準化條例》,優化地方標準評估審查制度,健全地方標準體系建設。
深化促進經營主體發展改革
將發揮市場監管數據潛在價值,推動建立和完善個體工商戶信用評價體系,探索建立經營主體增信制度;探索推行信用修復“三書同達”機制,大力推行信用修復“掌上辦”“網上辦”,實現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創新特色經營主體流量扶持,鼓勵平臺聯合地方政府、行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等,為特色經營主體在生產、銷售、培訓、物流等方面提供多種配套幫扶措施;規范直播帶貨經營,引導規范省內直播帶貨經營行為;探索建立與中小平臺企業相適應的合規指標評價體系,開展中小平臺合規評價試點,引導省內平臺企業實施合規管理,提升經營發展能力。
深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改革
將開展企業標準對標達標專項提升行動,推動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化工、冶金鋼鐵、建筑建材、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提高產品服務水平;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生產企業中全面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力爭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首席質量官全覆蓋,重點行業小微企業覆蓋率達80%以上;組織實施航天動力、輸配電裝備、稀有金屬等領域計量技術基礎創新工程,增強航天動力、輸配電裝備、稀有金屬相關領域計量能力高質量供給。
同時,陜西省市場監管局還將深化“三品一特”安全監管改革,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全面推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十統一六到位”管理模式,探索開展小復方保健食品備案工作等;深化涉企監管執法改革,打造市場監管領域“一張網”行政執法監督工作體系,拓展跨部門綜合監管領域和范圍等,不斷規范企業發展。
(記者 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