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陜西已基本建立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省、市兩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已發布實施。全省共劃定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類環境管控單元1576個,涵蓋大氣、水、生態、土壤等環境要素。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科學指導各類保護開發建設活動,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處副處長呂欣蕓說:“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在研究重大戰略、國土空間規劃、園區規劃、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有關重大政策制定中,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作為決策時的重要依據。”
陜西通過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應用系統平臺為公眾提供免費查詢服務。去年以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應用系統線上平臺點擊量為13.1萬余次,為建設項目提供7724次對照分析服務,為項目落地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依據。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落實情況已明確納入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此,陜西各級監管部門充分利用大數據、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強化動態監控、現場檢查,對生態功能明顯降低的生態環境優先保護單元、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生態環境重點管控單元以及環境質量明顯下降的其他區域,加強監管執法,確保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得到不折不扣落實。
(記者 李欣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