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使用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成了網絡成癮的高危人群。今年陜西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就預防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完善未成年人網絡準入制度、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保護、反對網絡暴力等相關話題紛紛提建議、給良方。
“青少年由于心智不成熟,分辨能力、自制能力不強,長期沉迷網絡游戲,沉浸在充滿刺激的虛擬世界中,為了過關沖卡長期熬夜,導致視力下降,體質變差,學業荒廢,性格孤僻暴躁,為購買裝備過度消費導致家庭經濟嚴重受損,甚至產生暴力傾向并誘發犯罪,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帶來巨大危害。防止青少年沉迷網游,加強青少年網絡游戲監管已成為亟待破解的現實問題。”陜西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咸陽市中醫腫瘤醫院院長田少庫在接受陜西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此,田少庫代表建議,強化網絡監管措施,嚴格執行網絡游戲登錄實名制。游戲賬號申請時必須輸入個人身份信息并結合人臉識別技術,方可取得游戲權限,從源頭和終端加強管理。規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出廠時就預裝未成年人上網、游戲的保護軟件,從源頭和終端防范不良游戲,控制游戲時長。
在收費扣費方面,嚴格規范游戲收費的標準和扣費方式。對收費道具、點卡消費實行市場指導價并實施監管,嚴禁未成年人網絡消費。嚴禁通過劃轉手機費、通過未知短信直接收費等方式來完成支付。
同時,發揮家校作用,筑牢防范屏障。積極引導家長、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監護守護責任,引導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游戲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增強他們抵抗網絡游戲誘惑的能力。
在執法層面,他建議公檢法形成合力,加大監督檢查,規范青少年上網行為,定期深入網吧、網咖、游戲廳等網游場所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存在問題,限期整改落實,責令停業整頓,嚴防未成年人超時上網、違規上網、冒用他人身份注冊游戲賬號等行為發生。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