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批 科學描繪未來十年可持續發展空間藍圖

2025-01-25 02:20:29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作為西安歷史上首部“多規合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于1月17日正式獲國務院批復...

  1月2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批復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西安歷史上首部“多規合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于1月17日正式獲國務院批復,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和陜西省國土空間規劃在西安的細化落實,科學描繪了西安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

  明確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

  為西安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發布會上,西安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小波對《規劃》編制背景、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記者了解到,《規劃》明確西安的城市性質為陜西省省會、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核心功能定位為西部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基地、對外交往中心,國際旅游目的地。

  對此,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鄒林表示,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的明確,將為西安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重大基礎設施、科技創新資源與產業項目加速向西部地區布局,為西安推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文化旅游等優勢資源轉化帶來新機遇。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發展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為西安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培育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建設注入新動力。國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先行示范作用和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作用,賦予西安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綜合優勢,為西安共建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增強國際商貿物流、產業合作和人文交流功能開辟新路徑。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帶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機遇,西安作為國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為促進科技、金融、產業、人才的有機結合,加快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建設實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激發新動能。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為城市未來謀篇布局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規劃》實施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揮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作用。

  西安地處新亞歐大陸橋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共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城市,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地位重要。《規劃》基于西安實際,堅持生態、文化、農業融合的大保護理念,統籌開發與保護,發揮西安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協同發展,構建區域創新型地域經濟共同體,推動生態環境共同保護修復治理,系統保護區域歷史文化遺產。共建西安都市圈跨界一體化區域,完善都市圈綜合交通、重大市政基礎設施支撐體系,構建“一屏一帶、八水七田、雙心六片、軸線傳承”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并明確到2035年,西安市城市核心功能和競爭優勢不斷增強,城市安全韌性、宜居宜業和綠色健康程度大幅提升,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圍繞綠色安全的國土、和美富饒的鄉村、文化彰顯的名城、智慧高效的都市和健康宜居的社區等目標,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特大城市發展道路。

  城市安全是大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城市運行和發展的各個方面。國務院批復強調要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規劃》嚴格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開展秦嶺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強渭河干支流水生態修復治理,建設藍綠相融生態廊道,保育重要生態片區,構建“一屏、一帶、多廊、多片”的生態安全格局。提高資源能源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留足洪澇風險防護、地質災害風險防護和重點設施防護等安全緩沖空間,推動城市安全發展。

  本次《規劃》全面落實“人民城市為人民”這一理念,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規劃》統籌協調全域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空間需求,明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打造環境宜人、設施完善、活力多元、舒適便捷的高品質社區生活空間,構建15分鐘生活圈和鎮村生活圈,補齊民生短板;構建城鄉公園體系,實現城市“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西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我國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規劃》明確全面保護西安歷史文化資源,完善西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守護好歷史文化遺存,落實歷史文化保護線,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底線管控;保護山川形勝及“山、水、塬、田、林、崗、池、城”相協調的自然歷史地理環境,結合秦嶺生態修復和治理,延續中華祖脈,充分彰顯西安歷史文化特色,展現古都風采,把文化繁榮作為引領城市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

  發揮區域輻射帶動能力

  強化引領區域協同發展

  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面向2035年,西安將如何發揮區域輻射帶動能力及區域協同發展引擎作用?

  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副總督察劉崗表示,本輪《規劃》從“一帶一路”、關中平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三個方面突出了西安在區域協同發展方面的引領作用。

  通過增強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輻射能力,發揮機場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航空網絡節點作用,增強洲際連接能力和全球輻射能力;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作用,打通與區域主要貨源地的快運連接線,提升供應鏈組織能力;同時,統籌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咸新區、浐灞國際港等區域的產業發展和物流設施布局,高水平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提升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能級,留足航空樞紐保障、臨空先進制造、現代服務以及醫療服務等功能發展空間;拓展西安國際港綜合服務能力,打造重要人文交流基地;規劃建設西安城市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西安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中心與新質生產力的承接區。

  聯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通過聯合研發、異地設廠、合作轉化等模式,共同打造先進制造業走廊;聯動陜南市縣,圍繞健康產業、旅游業、制造業等特色產業加強合作,與漢中市共同打造“西漢蓉”航空產業帶。同時,聯合周邊城市,協同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跨境河流協同污染防治等工作,推動生態環境共同保護修復治理。

  在西安都市圈核心區、渭北先進制造業走廊核心區、渭河兩岸協同保護利用區,推進西安中心城區、咸陽中心城區和西咸新區率先實現同城化,形成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合理安排富平-閻良協同發展區、臨渭-臨潼協同發展區、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協同區,加強與相鄰地區的協同共建,支撐完善城市核心功能。

  (文/記者 龔偉芳 圖/記者 雷偉東)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市| 叙永县| 闸北区| 乐都县| 寻甸| 邵阳市| 万年县| 南汇区| 二手房| 垦利县| 安泽县| 黎川县| 康定县| 广宗县| 正定县| 股票| 辽阳县| 灵宝市| 疏勒县| 辽阳市| 正安县| 浠水县| 应城市| 普定县| 依兰县| 桃园县| 西吉县| 大足县| 南涧| 托克托县| 都昌县| 曲松县| 南乐县| 尼勒克县| 洛宁县| 云林县| 筠连县| 甘洛县| 澄城县| 荔浦县|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