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柞水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黨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穩住經濟基本盤、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精準施策穩增長,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加力落實各項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47個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101.9%。全年生產總值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4%、7.2%。
眾志成城齊攻堅,災后建設有序推進。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編制災后恢復建設總體規劃,妥善解決488戶房屋倒損群眾住房問題,修復國道211、省道519等道路16條169公里,重建集中供水工程26處、河堤37處,恢復農田1088畝、木耳大棚505個,群眾生活保障有力。
深挖潛力聚動能,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大力發展“菌藥畜果茶”特色產業,發展中藥材、烤煙、茶葉等1.9萬畝,出欄畜禽163萬頭(只),盤龍藥業、邁特斯科、龍騰養殖分別被評為國家綠色工廠、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安德魯西亞遺留項目華麗蝶變,秦嶺花間境溫泉酒店成功運營,老庵寺村成為首屆陜西魅力休閑鄉村。
鞏固成果促振興,鄉村發展更加和美。投入銜接資金1.98億元,實施補短板促振興項目182個,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萬畝,糧食產量3.91萬噸,中臺村、石甕子社區等10個“千萬工程”示范村煥然一新。
建管并重提品質,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建成投用,改造老舊小區6個,拆除住宅小區違建117處7020平方米,配建充電樁96處760個,三道井城市森林公園全面升級,新建口袋公園、休閑廣場等29個,杏坪、鳳凰、小嶺等鎮區面貌煥發新顏。
標本兼治優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動態排查整治秦嶺“五亂”問題,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實施營造林13.1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0平方公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和綜合指數連續兩年位居全市第一。完成終南山寨等3個項目VEP核算,發放生態貸1.96億元,綠色賦能步伐加快。
用心用情辦實事,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鎮就業181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6萬人。中考平均分、高考二本上線率均居全市前列,縣醫院建成全市首家互聯網醫院,“柞水十三花、陳氏老油坊、古鎮宴席三點水”成功入選全省非遺工坊,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兜底資金8011萬元,織密兜牢了民生保障網底。(柞水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