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內,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正在舉行之中。這場跨越千年的經貿文化盛會,以“古今同框”為特色,將駝鈴古道的歷史厚重感與智能科技的現代沖擊力相交織。步入展館,觀眾既能觸摸到絲路文明的千年印記,又能與前沿科技產品“零距離”互動。
絲路起點煥新顏千年駝鈴遇AI
步入會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本屆大會的吉祥物“駱駱”“絲絲”“璐璐”。“駱駱”以沙漠之舟駱駝為原型,背著瓦當紋樣包袱;“絲絲”以金絲猴為原型,化身絲綢擬人形象;“璐璐”則以和田玉為靈感,寓意絲路沿線國家的開放合作。
這三個以駱駝、絲綢、和田玉為原型的文化IP,不僅承載著漢代瓦當紋樣、唐代寶相花紋等傳統符號,更化身“智能助手”,在“絲路云展會”平臺上變為虛擬主播,為全球客商提供24小時智能服務,將“面對面”洽談升級為“屏對屏”互聯。
“通過吉祥物賦能絲博會的國際品牌價值,將進一步提升絲博會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第九屆絲博會執委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張文政表示。
展館另一側,陜西智萊特公司的人形機器人“星際V”正與觀眾握手問好。它既能搬運重物,又能通過AI學習復雜操作,未來或將成為工廠的“主力員工”。銷售總監高波坦言:“技術突破的難點在于讓機器人關節像人類一樣靈活耐用,陜西雄厚的科研實力給了我們底氣。”
在醫療展區,3D打印藥片技術顛覆傳統制藥模式。西安棣加生物科技創始人卜昕拿起一片多孔藥片解釋道:“這能讓吞咽困難的老人輕松服藥,未來還能根據患者體征定制‘精準配方’。”
文化對話黑科技 舌尖碰撞新業態
在文旅消費展區核心位置,陜文投集團用AI+XR技術重新詮釋歷史密碼——《塵封的帝國—秦始皇陵》大空間沉浸式體驗項目驚艷亮相。
“觀眾無須跋涉臨潼,就能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穿越時空隧道,在虛擬考古現場解密兵馬俑彩繪工藝,借助動作捕捉系統體驗秦弩射擊的震撼場景。”展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
在展館另一端,陜西文化音像出版社打造的“聲光走廊”正上演著跨越世紀的視聽進化史。從黑膠唱片的機械美學到云端音樂的智能分發,一面長達15米的數字編年史影像墻動態展示著音像產業百年技術迭代。
“這馬勺臉譜手提包,既傳統又時尚!”在寶雞展區,非遺傳承人薛亞兵正向客商展示社火臉譜文創產品。從傳統馬勺到現代日用品,非遺技藝通過設計創新走向世界。一名外籍客商感嘆:“我想去寶雞親眼看看社火表演!”
與此同時,紫陽縣和平茶廠推出的“紫陽毛尖綠茶啤酒”也成為絲博會焦點之一。綠茶與啤酒為何會相遇?工作人員閔鴻鈞邊斟酒邊介紹:“用快消品思路賣茶,是為了抓住年輕消費者!”
從駝鈴古道的文化IP到奔跑的機器人,從非遺技藝的潮改到綠茶啤酒的創新融合,第九屆絲博會以“古今同框”為筆,勾勒出傳統與現代共生、科技與文化共舞的新絲路圖景,不僅成為全球經貿合作的橋梁,更展現了歷史文脈與創新活力的深度交融。
記者 劉驍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