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南楠
初夏時節,八方客來;灞水之濱,眾商云集。
5月25日,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在西安圓滿落下帷幕。
截至5月25日凌晨,本屆絲博會線下參觀人數突破22.5萬人次,“在線絲博會”網站點擊量超過810萬人次,線上絲博會注冊展商2711家、展品4672種、專業觀眾2.9萬人,在線商務匹配推薦展商151萬次。展商數量、展品種類、展品質量、專業觀眾、商務匹配均再創新高。
火熱的場館、豐碩的成果,彰顯了絲博會作為高能級開放平臺,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為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開放共贏注入的強勁動能,更是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共享機遇的縮影。
開放平臺:搭建合作共贏橋梁
絲博會已成功舉辦9屆,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促進東西部地區互動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步入絲博會展館,處處可見雙手拎滿“戰利品”的觀眾。從巴西的花生酥、波蘭的水晶杯,到國產電動汽車、國產植保無人機,琳瑯滿目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全球“新、潮、優”的商品、技術和服務齊聚陜西,實現家門口“逛全球、買全球”。
本屆絲博會以“絲路融通·開放合作”為主題,設置絲路優品展、省際合作展、科技創新展、低空經濟展、交通物流展、文旅消費展等6個展區,圍繞中歐班列、中亞電商合作、低空經濟、秦創原、國際地理標志等專題舉辦活動,進一步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全方位經貿投資合作,助力陸海絲綢之路聯動發展和向西開放。
“你們有什么特色產品?我們可以幫你們拓展中國市場。”5月21日,在絲路優品展區,西安中商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重陽正與一名墨西哥客商交談,雙方就下一步加強合作達成了共識。“絲博會上國內外客商云集,是企業尋求合作的好機會。”王重陽說。
本屆絲博會共有來自意大利、馬來西亞、阿塞拜疆、卡塔爾、柬埔寨、阿爾及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位國外嘉賓組團參會。29個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協會,以及國內29個省(區、市)組團參會。
集中簽約儀式共簽約65個項目,涉及高新技術、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等領域,總投資470余億元;在蘇陜東西部企業家創新發展對接活動上,蘇陜兩省簽約9個投資合作項目,涵蓋人工智能、新能源、文旅新業態等領域,總投資超60億元……一次次握手、一場場簽約,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最新成果,也是絲博會以展促貿、以會促聯的生動注腳。
人文交流:奏響文明互鑒樂章
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越講越明白,事情就會越來越好辦。絲博會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務,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
本屆絲博會首次設立了文旅消費展,通過文旅主題、文娛演藝、非遺國潮、賽事四大板塊,全面展現文旅產業的多元魅力與創新活力。特別設立的300平方米沉浸式舞臺區,生動展現各地風土人情,彰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理念。
憨態可掬的尼泊爾羊毛氈手工藝品、匠心獨運的波斯地毯……在絲路優品展區,一件件外國藝術家的佳作吸引觀眾紛紛拍照。也門參展商阿里巴巴已參展3次。其連年擴大的展位面積和根據中國消費者偏好改良的香薰產品,印證了文化交流催生的市場活力。
5月22日,在匈牙利瓊格拉德州舉辦的推介會上,匈牙利民歌《春風擊水》在古絲路起點西安邂逅中國民歌《茉莉花》,搭建起文化互鑒的橋梁。
今年是陜西與匈牙利瓊格拉德州締結友好省州關系30周年。多年來,雙方優勢互補、交流密切。2024年,陜西與匈牙利進出口總額達9.07億元,同比增長22.6%。今年1月至4月,陜西與匈牙利進出口總額5.42億元,同比增長108.3%。
開放發展:書寫絲路繁榮新篇章
借助絲博會平臺,陜西在開放大格局中再次站在聯通中外的重要節點,書寫中國內陸腹地擴大對外開放的西部篇章。
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成長性和帶動性強,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本屆絲博會首次設立低空經濟展,全國300余家領軍企業參展,聚焦低空經濟重點產業鏈,全方位展示應用場景、新技術與新產品。
科技創新是低空經濟“振翅高飛”的重要支撐。不少新產品、新技術在本屆絲博會首發、首秀,下棋機器人、3D打印藥片、智能輪椅等展品“科技范兒”滿滿,引人駐足。絲博會展品的不斷升級,是陜西通過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發揮“三項改革”點火器作用,聚集人才、資本、科技等各類創新資源,從而有效打破科技優勢與經濟發展轉化“堵點”,推動全省創新驅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的縮影。這些實實在在的創新成果,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和廣闊前景。
長鳴的中歐班列汽笛聲,儼然成為陜西開放發展的象征。絲博會期間,中歐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對接洽談會舉行。本月內,阿塞拜疆國家鐵路公司的西安代表處將正式落戶西安浐灞國際港。
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全程時刻表班列加密開行,開行量由之前的“兩去一回”增加到“四去三回”,成為全國開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時刻表班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中亞地區“五國七城”航線網絡全覆蓋;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投運,推動中國進出口中亞的貨物快速集散分撥……內聯外暢的立體交通網絡不僅為貿易往來提供了便捷,也帶動了產業聚集、產城融合。
地處中國西部內陸,不沿邊不靠海的陜西,近年來搶抓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積極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不斷跑出向西開放“加速度”,成為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數據顯示,陜西同中亞五國進出口額逐年遞增,2024年實現85.75億元、同比增長48.1%,對中亞新增投資7044萬美元。
絲路璀璨,道遠彌堅。正如本屆絲博會主題“絲路融通·開放合作”所昭示的,中國正以更高水平開放鏈接全球,陜西也將繼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與各方攜手書寫絲路繁榮新篇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