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2024年4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后,陜西“四普”舊石器專項調查隊在漢中市轄區發現并確認舊石器遺址38處,對研究早期人類遷徙演化、環境適應、生存方式、石器工業技術及南北舊石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秦嶺南麓的漢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緯度地帶自然生態系統最復雜、動植物資源豐富、適宜早期人類生存的地區。發現確認的舊石器遺址,洋縣23處、城固7處、南鄭7處、漢臺區1處,主要分布在漢江干流及南北兩岸主要支流。其中,龍崗寺第4地點位于漢江右岸五級階地上,2025年舊石器專項調查隊對該遺址進行了核查,新發現石制品6件,尤其在淤積層下部地層中新發現石英石核1件,根據地層堆積層序初步判斷,其年代不晚于150萬年。
洋縣在此次調查中成果顯著。杜村遺址在普查中新發現各類石制品50余件,其中1件石制品出自約10萬年古土壤層,7件石制品出自約20萬年古土壤層,另有1件石英巖巨型石核出自底部淤泥層。首次發現的洋縣呂家村東遺址發現石制品20余件,其中有一件利用石英大石片加工的手斧尤為罕見。洋縣龍亭遺址也是本次調查中首次發現的遺址,調查隊在該遺址踏查中發現單側修理把手的大型石刀、舌形刃緣手鎬、兩面修理精致的砍砸器等多件典型重型工具。此外,城固縣寶山舊石器遺址經多次調查,至本次“四普”核查,已累計發現石制品合計200余件。
(記者 張涵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