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韓永國)7月16日,咸陽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硬仗 求突破 決戰決勝‘十四五’邁出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更大步伐”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咸陽市商務局、國資委、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領域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重點。
商務局:消費外貿雙輪驅動 電子商務便民服務協同發展
咸陽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崔恒介紹,近年來,市商務局深化開展“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提振消費和外貿拓展兩場硬仗,推動商貿流通轉型升級,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商務運行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202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400億元,是2020年的1.7倍,總量位居全省第2位,增速達8%,居全省第4位;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123.6億元,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今年1-6月,全市限上單位消費品網報零售額同比增長12.3%,位居全省第4位;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53.01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
咸陽創新打造消費品以舊換新“咸陽模式”,涵蓋汽車、家電等5大領域,累計撬動消費超32億元,相關經驗獲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同時,圍繞“享美好生活”“向新提質增效”等主題,年均舉辦消費促進活動100余場次,投放消費券3000萬元以上,“跟著美食游陜西”“淳化蕎面饸饹文化旅游消費季”等活動廣受歡迎。此外,咸陽已成功舉辦三屆陜西面食大會,并榮獲“國際面食之都”稱號。
咸陽大力實施“數商興農”工程,10個縣被確定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武功縣獲評二次激勵縣項目,累計爭取扶持資金1.9億元。目前,全市電商服務網點覆蓋率達98.24%,電商企業達1419家。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咸陽培育了“咸陽馬欄紅”“武功小子”“醴泉御果”等多個區域公用品牌,助力農產品上行。
咸陽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推動海外倉建設,創新“特色產業+跨境電商”模式,武功縣成功創建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同時,加快開發區建設,形成“2+13”格局,包括1個國家級高新區、6個省級高新區、7個省級經開區及2個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區,率先在全省實現省級開發區縣域全覆蓋。
國資委:深化改革強化監管 國企發展提質增效
咸陽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簡玉峰介紹,“十四五”以來,市國資委聚焦國資監管、國企改革、風險防范等重點任務,推動市屬企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4年底,市屬企業資產總額達1498.39億元,所有者權益455.99億元,較“十三五”末均增長32.58%。2021-2024年,市屬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51億元,上繳稅費31.5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2.76億元,研發投入18.45億元。
咸陽先后完成供熱、物業管理、醫療健康、電子裝備4類企業的專業化整合重組,涉及企業108戶,清理退出5戶,組建了市供熱集團、醫療健康集團、城市物業管理集團、如意電子集團。通過虧損企業治理,33戶企業扭虧為盈,16戶企業減虧,累計減虧7541萬元。此外,計劃3年內減少企業戶數103戶,壓縮管理層級至4級,目前已清理退出12戶。
市國資委指導企業爭取化債資金45.7億元,完成非標債務置換40.51億元。2024-2025年連續開展國資監管審計,推動問題整改,防范經營風險。
“十四五”期間,市屬企業圍繞全市“16+8+3”產業鏈布局,實施重點項目55個,完成投資228.88億元,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較“十三五”末增長43.23%。同時,6個央企在咸項目完成投資48.01億元,其中2個已投產。2021年以來,市屬企業累計為職工群眾辦實事670件,辦結“12315平臺”事項1545項,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市場監管局:嚴守“四大安全”底線 護航高質量發展
咸陽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寧表示,全市市場監管系統以“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為主線,全力保障食品、藥品、產品質量和特種設備安全。
全市5500名干部包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4.6萬家,整改問題1.1萬個。開展食用植物油、網絡訂餐、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專項整治,立案查處案件209起,罰沒126.82萬元,銷毀不合格食品20.7噸,貨值970萬元。
推進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檢查醫療機構84家,抽檢藥品161批次,合格率97.4%。立案查處“兩品一械”案件63起,罰沒84萬元,移交公安機關犯罪線索1起。
開展電動自行車、化肥、電線電纜等專項整治,抽查產品281批次,查處案件18起,沒收不合格電動自行車6輛,查封過期化肥15.11噸。
咸陽正以“打硬仗、求突破”的奮進姿態,推動商務、國資國企、市場監管等領域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和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