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穆小蕊 孫璐瑩)8月5日,“大河奔涌萬象新”媒體采訪團走進陜煤集團建材科技旗下的陜西生態龍門綠碳產業有限公司,探訪全國首條煤矸石制微晶系列產品生產線。該項目通過創新技術將煤矸石轉化為高性能微晶材料,為黃河流域固廢治理提供新方案。
煤矸石作為一種眾所周知的工業固廢,是煤炭開采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以往煤矸石都以填埋、發電、礦山井下回填、建筑業制磚等傳統方式進行低值處理。由于技術原理、投資體量的限制,目前煤矸石的消耗量相對較低,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煤矸石存放量的處理需求。
走進陜西生態龍門綠碳產業有限公司的生產現場,我們看到一塊塊黢黑的煤矸石經過破碎、熔融、壓延、晶化、核化的生產過程,讓內部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可形成耐磨抗壓、耐腐蝕的工業微晶板材,或可形成耐污、近零吸水率的裝飾微晶板材,或通過深加工形成綠色健康、功能豐富、裝飾感強的微晶系列工藝品,廣泛應用于傳統工業行業、建材行業及裝飾品領域。
據企業負責人講述,該項目是建材科技固廢高值化轉化在“煤炭系統”的初步探索,其間,還形成了固廢綜合利用生產微晶材料及云砼石可轉化的兩項全要素工藝包,形成了工藝研發配方、生產組織案例、裝備技術升級、產業孵化推廣、市場渠道布局的固廢處置“輕資產”模式發展雛形,可實現區域性固廢資源的就地處置、就近消納。目前,建材科技已經實現鋼鐵系統、電力系統、冶金系統的多產業固廢綜合利用、價值循環轉化生產轉化能力閉環。此外,還已經具備向社會提供科技價值服務的能力基礎和正在開展價值服務的合作推進。
當煤矸石不再"躺"在填埋場,而是成為工業設備的保護盾,這條示范線正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注腳,它不僅為黃河流域循環經濟樣板交出綠碳答卷,更為省內各類工業固廢鋪設出一條綠色無害化的變革之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