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
● 96.7%的中小學校開設信息科技課程
● 超50%的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或課程
8月13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2024陜西數字教育年度發展報告》于近日公布。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陜西聚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校治理、教育創新四大核心領域,統籌推進教育大數據建設應用和優質資源共享,系統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加快構建數字教育新樣態,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省教育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高速均衡發展,基本滿足教育教學需要。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接入帶寬均達到100兆以上。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的高等學校比例進一步提升,本科院校達到61.82%,高職院校達到60%。
推進5G、WiFi6等網絡新技術進校園,加快推動網絡基礎設施迭代升級。截至2024年底,72.73%的本科院校開展了5G網絡建設應用,85.45%的本科院校部署了IPv6出口,已實現全省教育系統門戶網站二、三級鏈接和智慧校園示范校IPv6支持能力全覆蓋。
陜西智慧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推進,開展“教育入學一件事”系統建設,為管理者、師生等提供一站式教育綜合服務。
全省96.7%的中小學校開設信息科技課程,其中44%的中小學校開展編程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相關教學,少數中小學校開展跨學科教學,或納入課后服務研學實踐環節。高校均開設信息技術通識課,其中,82.7%的學校設有信息技術相關學院,12.5%的學校布局人工智能學院,超過50%的學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或課程。
2020年至2024年,全省本科院校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廣泛應用各類新興技術,5G和人工智能應用實現較大幅度提升。其中,72.73%的院校引入5G技術,58.18%的院校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智慧校園建設。
數字資源體系全面優化。全省構建“國家—省—市—縣—校”五級教育公共資源服務體系,統籌推進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應用。截至2024年底,中小學平臺注冊使用師生達248.3萬人,頁面總瀏覽量達98億次。
持續推廣陜西教育扶智平臺應用,3000余所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平臺擁有各類直播課、點播課1.2萬余節及動態數字資源9萬余份。組織開展陜西省遠程支教公益項目,為農村學校課后服務注入新活力。招募33所高校的1214名支教志愿者,為10個市28個縣區的407所農村小學開展遠程支教3062節次,服務12622名學生。
(記者 郭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