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顧明遠
炎炎夏日,聲聲蟬鳴。7月24日,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名校+”教育共同體一行16人開啟了為期7天的2023年新時代“成長中的教育家”高級研修培訓之旅。
2023年新時代“成長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級研修班由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承辦,研修主題為“做新時代有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研修涵蓋了高端報告、主旨報告、經驗分享、人文行走等形式,內容包括了國家教育政策解讀、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校長職業擔當和科技引領下的教育發展等方面,課程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思考寬度,更有實踐深度。
7月25日,研修班在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篤志會堂舉行開班儀式。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理事長馬燕生致開班辭。他從“教師要有教育的信仰;要德才兼備,以德服人;要自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要以博愛之心,因材施教;要勤學善思,勇于創新,自成風格”等五個方面,闡釋了對“教育家”“大先生”核心素養的見解。隨后,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黨委書記申敬紅致歡迎辭。學員代表和班主任發言后,2023年新時代“成長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級研修班正式開班。
研修班的第一場報告是由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力帶來的《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張力在報告中指出,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環節,體現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教育質量標準體系、課程教材開發使用、教育教學實訓實踐以及過程、結果督導監測評價等方面。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從“一團火”到“滿天星”,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新格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在報告《從Chat GPT到Moss——當幻想照進現實》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科幻源于科技發展的趨勢和突破。王元卓說,從550A迭代到550W,超級計算機性能大幅提升,可以運行大規模數據運算,促使人工智能“涌現”;Chat GPT作為預訓練大語言模型,將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沖擊……培訓現場,大家無不為王元卓院長淵博的學識所欽佩,并報以熱烈的掌聲。
中國人民大學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作《教育解放心靈》主題報告,介紹了學校的育人思路、教育實踐與策略。周建華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思想的體現。教育思想是教育實踐的先導,有史以來的教育大家最終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要通過課程的建構來解放教師和學生的心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北京一零一中學原校長郭涵在《學校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隊伍建設》報告中提出,當前,我們亟需深化對基礎教育本質的理解,在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注重實踐與創新,重視“生命教育”,尊重兒童的天性與個性發展,厚植“寬厚、寬容、寬松”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熱情,讓孩子因為熱愛而去了解,因為了解更加熱愛,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院長姚煒作《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培育、申報和推廣》報告。姚煒從基本概況、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成果的主要內容等六個方面,為大家深度解讀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申報過程,可謂干貨滿滿。
北京小學黨委書記李明新作《走向教育家的立業方式》主旨報告。李明新指出,教育家型教師應該是先進理念的傳播者、師德精神的示范者、教育問題的研究者以及教育創新的踐行者。“大先生”都是自我修煉出來的,大師、名師都是自主追求出來的。事業的自覺性會使教師產生職業的自豪感,會促使教師進入自我追求發展的狀態。要做心裝祖國和人民、心裝事業和學生的教師。我們也要時刻謹記,教師的表現、言行將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修期間,參訓老師們聚精會神聽講座、一心一意促提升,大家在學習中思考,在學習中討論,反思工作中的問題,記錄下學習感悟。整個研修活動,讓參訓老師感觸頗深,收獲頗豐。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培訓很實在,很具有操作性,也很好地解答了大家在工作中會遇到的困惑。大家表示,接下來將會認真消化,將所學所得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儲備,并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為促進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