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有各類殘疾人14.1萬人,其中,在冊貧困殘疾人3128人。”5月20日,延安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姬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雖然在冊貧困殘疾人數逐漸減少,但市殘聯堅持聚焦兜底保障、脫貧攻堅、精準康復三大重點工作,仍不斷加大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力度。
織密筑牢殘疾人社會保障網
1990年12月,一個團結和帶領殘疾人一起努力、一起奮斗、一起奔跑的群團單位,即延安市殘疾人聯合會成立。29年來,延安市殘聯成為架通黨委、政府與殘疾人、相關部門與殘疾人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主動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推動出臺不少實惠的助殘政策。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延安市現有各類殘疾人14.1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26%,涉及到42萬多家庭人口。22034建檔立卡的貧困殘疾人中,已脫貧18906人,現在冊貧困殘疾人3128人。
姬濤說,近年來,延安市殘聯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為了改善殘疾人基本生活狀況,市殘聯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為54930名貧困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貼,為25668名重度殘疾人發放了護理補貼,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
“我們還為2805名殘疾人專職委員和34938名就業年齡段殘疾人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對19169人次處于就業年齡階段且有托養需求的重度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為1524戶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設施改造,為7911名殘疾人發放了機動車燃油補貼。”據姬濤介紹,為了加大困難殘疾人救助力度,去年春節期間,市殘聯對1000戶困難殘疾人進行集中慰問,并對300多名因患重大疾病、遭受自然災害、子女入學等造成生活困難的殘疾人發放臨時救助金28萬元。織密筑牢殘疾人社會保障網,有效保障了殘疾人基本生活。
加快脫貧步伐
為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延安20個部門聯合制定了《延安市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延川等縣實施了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殘疾人陽光增收扶貧項目,為16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發放扶持資金80萬元,這些扶持資金可以入股企業參與分紅。洛川等縣實施了電子商務扶貧項目,為73名殘疾人發放扶持資金80萬元。
2018年,延安市殘聯建成7個省級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給401戶發展種養殖業的農村貧困殘疾人發放扶持資金,并對19700名殘疾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的貧困殘疾人有產業、有技能、有增收,加快他們的脫貧步伐。
“康復是殘疾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殘疾人回歸家庭和社會的基礎。”姬濤表示,為不斷增強殘疾人自身發展能力,延安市殘聯還堅持把康復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扎實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目前,市殘聯累計為27190名殘疾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1309例,假肢裝配702例,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853例。為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9460人次、住院補貼1017人次,為3040名貧困重度肢體殘疾人適配輔助器具18000余件,為其他貧困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27600余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殘疾人的基本康復服務需求,有效改善了殘疾人生存狀況。
今年,延安市殘聯將繼續織密織牢殘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網,千方百計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推動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幫助殘疾人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使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生活,讓他們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正如姬濤所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延安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陳 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