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6月21日,“為夢想加油”中國石油開放日主題活動在榆林市舉行,來自中、省、市的多家媒體走進榆林壓氣站,一起了解天然氣經管道輸送至北京進入千家萬戶的整個過程。
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榆林壓氣站是“亞洲第二大壓氣站”,是陜京一、二、三線管道的首站,自1999年10月建成投產以來,經過八次改擴建,形成了“八進四出”的工藝格局,目前擁有壓縮機13臺,年輸氣量約320億立方米。截至2019年6月20日,已輸送天然氣3144億立方米,供氣范圍覆蓋7個省(市、區)、50多個城市、1000余家大中型企業、近億人口受益。陜京管道系統是首都的“城市供氣生命線”,北京市超過95%的天然氣由陜京管道系統輸送。陜京管道向東進發,跨黃河、鉆隧道、穿山崗、越深溝,路過山西,經過河北,來到首都。其間穿過350公里毛烏素沙漠,越過420公里的黃土高原,跨過160多公里山川平原,翻過86座山嶺,蹚過62條河流,造訪467個村落,可謂是“穿山越嶺渡黃河,披星戴月奔北京”。
記者了解到,1997年9月,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陜西輸氣管理處成立,機關設在榆林市上郡南路,所轄管道693.09公里,年輸氣能力30億立方米的陜京一線輸氣管道建成投產,這也是中國第一條長輸管道。隨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僅靠陜京一線的管輸能力難以滿足需求,2005年7月年輸氣能力170億立方米的陜京二線建成投產,2010年12月年輸氣能力150億立方米的陜京三線建成投產。為優化全國管網總體布局,2017年3月,陜京四線輸氣管道工程開工建設,11月30日全線貫通,途徑榆林市靖邊縣的8個自然村,經由席季灘村至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成為首都能源供應的一條新動脈。
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賞鑫說,該公司成立于1991年,由中國石油和北京市共同出資組建,主要負責陜京管道系統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工作,共建設了11條輸氣管線,管道總里程5075公里,供氣范圍覆蓋陜西、內蒙古、山西、山東、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兩市一區。28年來,陜京管道輸送的清潔能源,已成為北京推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加快清潔能源替代步伐,實行新建無燃煤計劃的堅強后盾。成為天津在發電、能源結構消費升級、民生需求等方面的有效助力。為河北實施氣化戰略、推進能源結構變革、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防止大氣污染方面,按照3000億立方米天然氣計算,相當于在管道沿線地區種植了12.75億公頃的闊葉林,形象地說相當于種植了1.37個中國國土面積的闊葉林,為改變大氣污染作出了貢獻。
2018年國家互聯互通工程正式啟動,陜京管道成為天然氣管道“全國一張網”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11月30日托克托壓氣站增壓工程建成投產,陜京管道的日輸氣能力再增1600萬方,實現天然氣資源在區域間的優化配置,確保華北地區供氣平穩。2019年,陜京四線鄂爾多斯壓氣站、烏蘭察布壓氣站、張家口壓氣站以及密云馬坊香河聯絡線建設再次成為國家互聯互通工程,計劃于今年10月底投產。這些加氣站的投產將極大提升陜京四線管道輸送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天然氣調峰能力,隨之帶來的更多天然氣相關產業的調整和換代,進一步方便了百姓生產生活,為人民美好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記者 許鵬)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