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記者 謝昊天)12月13日,記者從漢中市重點民生工作系列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漢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自2月14日掛牌組建以來,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為導向,緊扣“放管服”改革主線,堅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實踐,持續在審批提速、服務提質、作風提升上下功夫,全面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讓群眾和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截止11月30日,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共受理各類事項17401件,辦結17182件,辦結率達98.7%。
11個部門133項審批事劃轉項至行政審批服務局 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制定了《漢中市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施方案》,以及與方案配套實施的《行政審批聯席會議制度》《審批與監管協調聯動制度》,既明確改革總體要求和內容,又建立審批與監管信息共享、專項審查、現場核查、聯絡員四項機制,確保改革穩步推進。制定了《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文件精神有力有序推進縣區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通知》,指導縣區深入推進改革。同時,圍繞新機構運行和審批服務、政務運轉、作風保障,制定了“1+3個10”規章制度體系,使行政審批各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規范運行。
按照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將發改、住建、城管、水利、交通運輸、農業、環保、民政、衛健、文旅、市場監管等11個部門133項審批事劃轉項至行政審批服務局,按照便民利企的原則,分門別類整合為注冊登記、投資項目、市場服務、城建交運、環保農水、社會事務六大版塊,實施集中審批管理,實現“一窗受理、一站辦結”,方便群眾企業辦事。同時,對未劃轉的行政審批事項,根據“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實行整建制集中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以及把不動產、出入境、公積金、機關養老、社保、養老經辦、車管、稅務等8個單位審批業務,通過設立市級政務服務分中心納入市級政務服務平臺統一管理。
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減少至90個工作日 以合法合規、便民高效為原則,對已承接的行政審批事項,聚焦審批依據、審批標準等核心要素,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申請條件和申報材料,陸續編制了標準化流程和辦事指南,再造審批流程,全面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大力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綜合窗口”服務模式,確保企業和群眾辦事由“一事跑多窗”變為“一窗辦多事”。積極推行審批服務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失職問責制、延時服務制、預約服務制、投訴處理制、否定報備制、一次性告知制的服務方式,創造個性化、便利化服務體驗,大力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
根據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將分布在各個部門涉及工程建設項目類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要求,將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并通過系統數據共享交換,實現統一受理、并聯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和時間,政府投資類建設項目減少至12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減少至90個工作日,進一步方便了群眾和企業辦事,提升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目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上線試運行,已承辦審批項目17個,辦結9個。
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全市3個工作日以內 全面實施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取消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實行企業網上自主申報,對申請材料提交齊全、符合法定程序的可現場領取營業執照。進一步簡化企業注銷登記流程,對符合法定程序的現場予以辦結。大力推廣“微信辦照”和網上辦事大廳登記,推進注冊登記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營業執照。于7月1日將公章刻制企業引進政務服務大廳,實行政府為新設立企業購買服務。已實現企業開辦時間全市3個工作日以內,企業注銷2個工作日完成。截止11月30日,全市新增市場主體28840戶,其中企業7063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77戶、個體戶21300戶;企業同比增長22.92%。
按照“全省一張網”部署,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立網上辦理事項目錄清單,打造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的政務服務新模式,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行政審批再提速。截止11月30日,全市7804項行政許可事項,其中實現“一網通辦”行政許可事項6688項、“最多跑一次”事項4688項。
以審批智能化、服務自助化、辦事移動化為重點,把實體大廳、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等結合起來,在大廳設立便民服務區、配備自助一體機等設備,隨時進行查詢、預約、受理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