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鵬飛
今年以來,丹鳳縣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動態幫扶,創新扶志扶智,全力做好脫貧成果攻固,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全面落實“四個不摘”政策,丹鳳縣制定《“四支隊伍”和幫扶干部日常管理“六必須”規定》,建立縣、鎮、村三級培訓體系,全面落實關心關愛扶貧一線干部辦法,從嚴“四支隊伍”和幫扶干部教育管理,不斷提升幫扶工作效能。制定《丹鳳縣后續幫扶計劃和鞏固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分行業制定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農村公路、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等9類基礎設施后續管理維護辦法等72個長效機制,縣直行業主管部門、鎮辦和村(社區)也配套建立了長效機制,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群眾為主體的管護機制。推行易地搬遷“1+7”產業配套等8個方面17項后續幫扶措施,促使搬遷群眾安心入住、穩定脫貧。
扎實加強動態監測幫扶,做到穩定脫貧不漏一人。出臺《丹鳳縣防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預警監測處置辦法》,實行紅橙黃“三色”監測,縣鎮村自下而上每月開展一輪研判,對因病、因災或突發意外導致家庭收入驟減、支出驟增,且有致貧返貧風險的農戶,及時落實幫扶責任人,及時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或啟用防返貧基金予以幫扶,全縣今年“三色”監測1661戶,已處置銷號325戶,長期監測跟蹤1336戶,發放防返貧基金76戶217萬元;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脫貧監測戶、致貧返貧風險戶逐戶進行動態分析研判,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及時納入低保范圍予以保障,有效防止了返貧和新增致貧風險。
加強資產管理,定權定責保障基礎設施永續使用。全縣完成資產確權登記工作,建立全縣扶貧資產清單和縣、鎮、村三級經營性、公益性和到戶類扶貧資產分級臺賬,核實公益性資產67910萬元、經營性資產32301萬元、到戶類資產153851萬元,全部移交到具體管理責任主體,明確管護責任、標準和規范,強化日常管護,實現經營性扶貧資產保值增值、公益性扶貧資產長期受益。
創新開展扶志扶智,增添群眾脫貧動能。實施“四扶五風六化”精神脫貧行動,創新開展“四幫四扶”主題活動,常態送戲、送影下鄉,定期評選“脫貧致富標兵”“星級文明戶”,發布“創業致富排行榜”“自強勵志紅黑榜”,規范化的村愛心超市、村扶貧夜校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深入學習劉西有同志先進典型事跡,建成馬爐村黨性教育、精神脫貧基地,劉西有被省上樹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陜西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的生動典范。依法打擊忤逆不孝不贍養老人25例、纏貧鬧貧7例,正向良好風氣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
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對已退出的89個村和已脫貧戶,逐村逐戶逐人制訂鞏固計劃,落實幫扶措施,有力促進了脫貧成果鞏固和脫貧質量持續提升;制定了《2020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把5類18項任務分解到24個部門和各鎮辦,每個鎮辦建設1個鄉村振興示范村,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