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永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實現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徑。近年來,府谷縣麻鎮便民服務中心通過推進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推行“承包、直管、托管、入股”的“四位一體”集體經濟產業經營模式,實現資源、資產、資金股權分配,全面盤活村集體經濟。
筆者來到埝墕村小雜糧加工廠時,廠內正在安裝蕎麥加工設備,該村負責人說加工廠2019年就已經建成,今年根據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在原有黃油、小米、白面加工的基礎上再增加蕎麥加工設備,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筆者又來到藺家坪村,村民藺二蛇正在自己承包的10個大棚里給葡萄梳理枝條,老藺小心翼翼的將剛長出來翠綠的枝條用布條綁在葡萄架上,這次引進的是目前當地還沒有的陽光玫瑰、藍寶石等10個葡萄品種,目前葡萄樹已經1米多高了,預計明年可以掛果,后年進入盛果期。藺二蛇說:“這些名貴葡萄品種價格很高,價格最高時每斤可以賣到60元,普通品種也可以賣到2至3元,這十個大棚每年就可以給他增加20多萬的收入”。
像埝墕村和藺家坪村通過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絕不是個例。據了解,近年來,麻鎮便民服務中心利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平臺建成養雞場、炒米加工廠、海紅果加工廠、傳統油坊各一座,光伏電站、規模化養羊場、小雜糧加工廠各2座,日光溫室蔬菜大棚7座、雙膜拱棚35座、果園1450畝,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實現分紅見利12.35萬元。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