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閆智 記者 李榮)旬邑縣柏嶺寺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位于三水河中游柏嶺寺村,總庫容990萬立方米,設計年供水能力1465萬立方米,承擔旬邑縣城及職田塬區19萬人的飲水及工農業生產供水重任。水庫樞紐于2012年4月開工建設,2017年9月主體完工試蓄水并投入運行。
“依據水源保護區劃定范圍,我們在一級、二級保護區安裝鉛絲刺繩圍墻6000米,設置了界樁,采取隔離措施,樞紐區安裝圍欄260米,電動門2座;庫區安裝水源地警示牌、交通指示牌11個,安裝實時監控攝像頭21個,警示提醒音響4套;水源地涉水區實現全部隔離和全方位實時監控;樞紐區栽植綠化喬木2318余株,灌木類28182株,栽植草皮面積7600平方米,樞紐區綠化面積20338平方米,庫區兩岸山坡山頂共栽植油松7000株,通過生態苗木的栽植,增強水源涵養,保持水土流失,有效防御了破壞水源行為發生。”旬邑縣柏嶺寺水庫管理站站長何寶國介紹。
據了解,柏嶺寺水庫堅持強化機制,加強管理。樞紐中控室全天值班,實時動態監控;管理運行組每天對庫尾水源進行兩次巡查;辦公室統一協調管理,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統一處理和上報,對水源地有危險隱患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和宣傳。
水庫堅持不定期進行水面漂浮物打撈。每年出動人員30余次,對水面漂浮物進行打撈。堅持不定期對水源地進行雜草垃圾清理。定期對大壩迎水坡、土壩平臺等區域雜草和垃圾進行清理,每年組織集體清理雜草垃圾10多次。并在水庫樞紐區購置垃圾桶10余個,購置安裝擴音器1臺套,進行了警示提醒50余次,有力制止了不文明,不安全行為。
隨著近年來水源地保護系列措施的實施,水源地周圍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鴛鴦、白鷺、鸛類等多種野生動物遷徙至此。同時,有效制止了破壞水源行為,杜絕了不安全事故和隱患發生,飲用水源水質得到不斷提升,受到用水戶的肯定和贊許。
“近年來,我們先后建成了供水工程122處,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水利基礎。”咸陽市旬邑縣縣長師虎介紹,全縣供水保障率、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率先在全市通過4大類120項CMA認證。2020年,職田水廠被水利部授予“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
師虎說,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加大供水設施運行管護力度,健全運行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全縣群眾供水安全,堅定不移地推動旬邑鄉村全面振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